語文課堂美育教學論文

時間:2022-08-19 09:09:00

導語:語文課堂美育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課堂美育教學論文

審美教育是語文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審美教育呢?筆者的體會是:

一、重視"讀",感受美

要讓學生感受語文材料的美,這就要實施葉圣陶先生所說的"美讀",通過讀,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等感覺經驗,使學生在語言的流動中感受課文各種形式的美,進入作品美的意境。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范讀、播放、錄音,學生默讀、齊讀、分角色讀、指名讀,要根據不同的文體,圍繞審美目標,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施以不同的閱讀形式。這里還需特別強調的就是要重視朗讀。朗讀,可以把文章美的思想感情,"原法原味"的美的聲韻傳達出來,把"寫在紙上的語言變成活的語氣"(朱自清語)。教師通過朗讀,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氣氛,讓學生身臨其境,耳濡其情,領著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脈搏與靈魂。如學習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無論是教師范讀,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朗讀,都能夠把無聲的文字符號所描寫的情和景轉化為具有聲韻效果的藝術氛圍,從而使學生獲得一種妙不可言的美的享受。

二、適時"導",鑒賞美

讀,已使學生沉浸在美的情境中,但這才是審美的初級階段。毛澤同學志說:"感覺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深刻地感覺它。"要使學生獲得更深刻的美感,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適時引導。筆者注意從以下三方面努力:

1、無疑激疑,引導鑒賞

語言大師們在塑造人們形象時,對人物"道白"是很下功夫的,學生初讀覺得平談無奇,這時教師就要在無疑處激疑,引導他們深入鑒賞?!妒刎斉芬晃闹袑懙剑?一看見丈夫瞪著金子的眼光,葛朗臺太太便叫起來:''''上帝啊,救救我們!''''"乍一讀,好象并無妙語。此時,教師在學生平靜的反應中拋出一句:"一個''''瞪''''字怎么會嚇得太太大呼上帝喊救命呢?這是一種什么眼光呢?"這一問,引起了學生熱烈的討論,有的聯系上下文具體語境來賞析它的妙處;有的聯系葛朗臺的性格特征來說明;有的從資本主義社會金錢超越溫情的家庭關系來認識這一叫聲的深刻內蘊。這種鑒賞給學生帶來了更加獨特的審美感受。

2、推波助瀾,升華主旨

有時,讀一篇好的作品往往叫人忘情其中?!兑煌腙柎好妗返慕虒W已進入尾聲,而學生的閱讀激情正濃,這時教者順勢把學生的情感推向更深層次:"當母子三人走進北亭面館時,店里為什么會爆發(fā)出一陣歡呼聲和鼓掌聲呢?這符合生活的邏輯嗎?"問題提出后,學生的討論更加熱烈,一致認為,這符合生活邏輯,因為母子三人的自強奮斗精神已使人們崇敬,他們的經歷已對人們產生了感召力量。為了使作品的主旨在學生心中進一步升華,教者還可再問學生:"你們從母子三人身上得到了什么啟示呢?"這就使作品的主題在學生的心中內化為一種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

3、深入挖掘,拓展視野

學過了《祝?!芬徽n后,學生對《祝?!匪枷胍饬x的認識往往籠統(tǒng)地認為是揭露了封建禮教對勞動婦女的殘害。為了使認識深化,教者可引導學生從研究柳媽這個人物入手。柳媽是一個與祥林嫂階級地位一樣的勞動婦女,作者為什么要安排這一人物出場?并且極恐怖的精神折磨正是這位"善女人""布施"給祥林嫂的,這意味道著什么呢?作品主題的深刻性正是通過這一細節(jié)得到充分體現的,這正是反動統(tǒng)治制度以及維護這種制度的反動思想、觀念、倫理的寫照。柳媽出于"善心"勸誡祥林嫂,其結果是為虎作倀,這不僅使作品的悲劇色彩更濃,而且從更廣闊、更深刻的層面上把社會痼疾與民眾的病態(tài)心靈揭示出來了。

三、強化"練",創(chuàng)造美

創(chuàng)造美是美育的目的所在,也是審美教育的最高境界。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審美創(chuàng)造要強化一個"練"字??蓮膬煞矫鎻娀柧殻?/p>

1、欣賞性描述這種描述注重對課文中描寫和暗示的人、事、景、物等形象的感情描摹,并攜帶描述者的情感。還可以作集中性或增補性的描述,如把祥林嫂一生命運作集中性描述,對中年閏土見到"我"時的場面作擴張性描述,對孔乙己最后一次爬出咸亨酒店以后的境況作補充性描述,這樣的描述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語進行,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欣賞能力,更實際鍛煉了語文方面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

2、作文訓練課文是個例子,在引導學生欣賞了作品的美的形象、美的心靈、美的語言、美的表達方式之后,要注重指導學生去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鑒別生活中的真、善、美與假、惡、丑。進而指導學生去寫自己認識的人和事,歌頌真、善、美,抨擊假、惡、丑。

作文訓練中,教者要注意掌握好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要引導學生獲取具有審美價值的生活素材,為語文美的創(chuàng)造作準備。這種具有審美價值的生活素材首先要是感人的有意義的現實生活材料;其次是這生活材料經過了與主觀感受的初步融洽,做到"外觀察"與"內體驗"的統(tǒng)一;還要養(yǎng)成邊看邊記,隨看隨記的習慣,使生活信息與主觀感觸及時用語言定位。二是教師具體指導學生進行語文美的創(chuàng)造。為引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動機,教師命題和審題必須十分切合學生的生活感受,把學生作文的被動心態(tài)轉變?yōu)榭释晕冶憩F的創(chuàng)造性沖動。另外,在主題、結構方面不要有硬性規(guī)定,而要給予學生創(chuàng)造的自由天地。三是在評價創(chuàng)造成果時,要堅持語文美的標準,重視作文在和諧性、感染力等方面的得失成敗,尊重和保護學生在作文中表現出來的創(chuàng)造個性。

此外,可以指導學生將文學作品改寫成課本劇,然后再由學生充當角色在班上演出,這就更能調動學生進行美的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還可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引導學生進行美的創(chuàng)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