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課程教學意義分析
時間:2022-08-23 08:28:37
導語:大學語文課程教學意義分析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以培養(yǎng)應(yīng)用型人才為教學目標,換而言之,它是以培養(yǎng)技能型的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學校為學生開設(shè)的一切課程都以此為歸宿,《大學語文》課程亦如此。國家之所以將《大學語文》課程列為大學必修的公共基礎(chǔ)課,則是因為它在培養(yǎng)學生的應(yīng)用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本著對學生的成長負責的態(tài)度,探索《大學語文》課程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的答案顯得十分有必要,刻不容緩,它有助于我們更加有的放矢地開展語文教學活動。那么,《大學語文》課程教學的意義何在呢?在我看來,它主要涵蓋如下意義:
一.鍛造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高職院校的學生特別需要具備一種既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即語言表達能力,這種能力的獲取主要依賴于語文學習,我們在語言表達過程中所采用的生動詞語和傳神的表達技巧主要是從語文學習中獲取和積累起來的,語文知識的應(yīng)用滲透在每個人的每個時刻和每個角落。對于高職生而言,語文教學最大的現(xiàn)實意義在于可以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目前,大部分高職生比較缺失語言表達能力,而這種能力又是職場必需的。因而,大學語文教師義不容辭地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重任。老師應(yīng)當充分調(diào)用各種手段如提問﹑討論﹑演講﹑辯論﹑寫作等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鍛煉其邏輯思維能力,如此往復循環(huán)下去,學生的表達能力才有可能得以培養(yǎng)和提升。當然,學生也應(yīng)當抓住老師提供的每一個機會來自覺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以對自己負責的態(tài)度來修煉真本事。高職生應(yīng)該具備的重要實踐能力之一就是語言表達能力,倘若學生具備了過硬的表達能力,這就意味著《大學語文》課程教學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所以,《大學語文》課程教學契合了高職院校培養(yǎng)應(yīng)用型人才這一教學目標。
二.熏陶學生的禮儀和道德素養(yǎng)
中國有著五千年悠久而燦爛的文化,如今,國家領(lǐng)導人積極呼吁中國人要有文化自信,而要建構(gòu)文化自信,我們必須傳承中國優(yōu)秀的文化思想,這些優(yōu)秀的文化思想是語文教材必選的內(nèi)容,講授這些文化思想,有助于熏陶學生的禮儀和道德素養(yǎng)。比如通過學習《道德經(jīng)》﹑《論語》﹑《大學》等作品,學生就會明白如何做才算是有禮儀素養(yǎng)和道德素養(yǎng)。學生應(yīng)該學會運用這些禮儀思想和道德倫理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并身體力行,嚴格要求自己,講規(guī)矩,守道德,做無愧于父母﹑老師﹑學校和社會的優(yōu)秀大學生。
三.激發(fā)學生的人文情懷
中華民族歷來就是智慧的民族,勤勞的民族,勇敢的民族。就文學而言,中華民族自古至今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作家,他們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不朽的經(jīng)典,比如《詩經(jīng)》﹑《相思》﹑《望岳》﹑《將進酒》﹑《梅花》﹑《滿江紅》﹑《竇娥冤》﹑《水滸傳》等經(jīng)典膾炙人口。當學生讀到《擊鼓》中的“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時,他們?nèi)菀妆蛔髡邎?zhí)著于感情的品格所感動,而當讀到“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睍r,作者痛斥殘酷的戰(zhàn)爭隔斷了天下有情人的那份怒不可遏的情感又會引發(fā)學生深深的同情和理解;當學生讀到《龜雖壽》中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時,他們沉寂已久的斗志和夢想又重新被點燃,內(nèi)心久久無法平靜;當學生讀到《梅花》中的“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時,他們不禁贊嘆梅花的高潔和傲骨;當學生讀到《虞美人》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時,他們不禁被作者因自己墮落而誤國進而滋生的懊惱﹑悔恨﹑惆悵的情懷所感動,更多地包容作者而非責難;當學生讀到《竇娥冤》中竇娥的悲慘故事時,他們不禁為之潸然淚下;當學生讀到《滿江紅》中的“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時,他們不禁盛贊岳飛的那份慷慨激昂的愛國情懷;當學生讀到《阿Q正傳》中阿Q的故事時,他們既忍俊不禁,又不免痛苦和哀傷,大有黑色幽默的味道??傊?,講授這些作品,有益于激發(fā)和豐富學生的情感,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心態(tài),進而使學生的靈魂獲得洗禮,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文學可以凈化人的靈魂。
四.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
當今社會,教育越來越趨于功利性,錢理群先生早就說過:我們的大學正在培養(yǎng)一大批精致的﹑絕對的利己主義者。為了追逐名和利,很多大學生迷失了自我,放下了尊嚴和人格底線,扭曲了心態(tài),因此,他們迫切需要學習語文教材節(jié)選的一些正人君子的故事或言論,在其熏陶下重塑健全的人格。當學生讀到孟子講的“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時,他們不禁為其高度的自信而嘖嘖稱贊;當學生讀到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謂大丈夫也”時,他們不禁被孟子的為人正直和堅強不屈的品格所撼動;當學生讀到孟子的“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時,他們不禁為孟子的蔑視權(quán)貴﹑不畏權(quán)貴﹑敢言﹑敢為﹑敢當?shù)氖咳孙L骨而震撼;當學生讀到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時,他們不禁被李白的視金錢如糞土﹑永不氣餒﹑永不放棄的人格所折服;當學生讀到魯迅的《祝?!珐p《阿Q正傳》﹑《藥》等作品時,他們不禁為魯迅的憂國憂民情懷﹑愛憎分明和善良的人格所感動。作為當代大學生,他們應(yīng)該以先哲為榜樣,學習先賢們的高貴品格,做一個頂天立地﹑愛憎分明﹑正直善良的大學生。
五.促使教師提升自我的理論素質(zhì)
《大學語文》課程涵蓋的知識面非常寬廣,既包括了文學知識,還包括哲學﹑心理學﹑政治學﹑宗教學等各方面的知識。因此,一個語文教師若想講課深入,他(她)必須廣泛涉獵閱讀各類人文書籍,不僅要熟練掌握文學知識,還要了解甚至通曉政治學﹑哲學﹑心理學等知識,如此,他才能豐富自己的視野,擴充自己的知識面,上課才能游刃有余,得心應(yīng)手;反之,你上課必然視野狹窄,流于表面,你就很難獲得學生的認可。故語文教學對我們一線老師是個很大的挑戰(zhàn),不容小覷。所以,如果你想成為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你就必須熱愛學習,不斷學習,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深化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只要我們肯于學習,堅持學習,就完全可以勝任語文教學工作。
總之,《大學語文》課程教學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熏陶學生的禮儀和道德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人文情懷,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而且促使教師去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故《大學語文》課程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不容忽視。因此,學校要加大對《大學語文》課程教學的扶持力度,肯定大學語文教師的重要作用,學生應(yīng)該珍惜語文課,善待語文課,自覺學好語文,通過語文學習培養(yǎng)就業(yè)所需的應(yīng)用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
作者:曾文鑫 單位:廣東創(chuàng)新科技職業(yè)學院
參考文獻
[1]龐玲.高職階段語文教學如何促進學生正確愛情觀的建構(gòu)[J].基礎(chǔ)教育.2016,(4).
[2]呂效端.古典詩詞教學與高職院校學生人文情趣的陶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1).
[3]劉衛(wèi)航.創(chuàng)造實用型語文課堂[J].實踐•探索.2016,(4).
[4]戚雅君.企業(yè)用人需求與職業(yè)院校應(yīng)用文寫作教學探討[J].陜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1).
[5]趙大鵬.語文.北京:語文出版社,2013.
[6]徐中玉.大學語文.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7]楊淑珍,田霖.高職實用語文.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
[8]程菁,劉漢波.大學語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