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1-21 11:09:32
導語: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shù)厥褂靡恍?a href="http://m.wugjj.com/lunwen/lishilunwen/chzhlshlw/202001/714218.html" target="_blank">歷史故事,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歷史故事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對歷史知識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通過分析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性、運用原則,探究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歷史;歷史故事;課堂效率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課改的持續(xù)推進,歷史已經(jīng)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為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歷史責任感做出了重要貢獻?,F(xiàn)如今,許多學生和初中歷史教師對歷史學科不夠重視,這將嚴重影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這是我們華夏兒女共有的文化記憶,而我國也正處于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轉折處,我們應該時刻重視中國悠久歷史的宣揚和學習?,F(xiàn)在的教學中,初中歷史過于枯燥乏味,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缺乏興趣,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需要大量的學習樂趣,所以我們應該采用更生動形象的講課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增加課堂趣味性,從而提高初中學生學習的效率。
一、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性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從他人管教向自己主動學習的關鍵時期,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帶領學生走向正確的學習軌道。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地利用歷史故事,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培養(yǎng)學生多面性發(fā)展。1.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歷史屬于文科科目,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青春期,正在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能力,在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建立一個有趣的課堂氛圍,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適當?shù)丶尤霘v史故事,就是在枯燥的理論知識中加入調味劑,將有效激發(fā)學生對于歷史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教師來講,在課堂當中,加入適當?shù)臍v史故事,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在初中歷史課本中,大多數(shù)知識過于枯燥無聊,靈活性不高,學生在學習時如果僅僅學習課本中的知識,那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將只局限于課本,很難有課堂外的拓展以及延伸。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講述歷史故事將有效地拓展學生們的知識面,引導學生聯(lián)合自己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去思考體會歷史課堂當中的一些真實的故事,將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本知識。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將賦予歷史以新的人文色彩,幫助學生了解和體會歷史背后存在的意義和規(guī)律,豐富學生的精神感受,長期以往下去,這將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促使學生去思考歷史問題中隱含的真實故事。3.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F(xiàn)如今,國家大力提倡要提高學生對于知識和學生發(fā)展思想的結合性,在初中歷史教學課堂上,更是如此,教師通過在課堂上穿插講述一些歷史故事,讓學生們真實體會歷史時代背景,去了解歷史的真實性,教師在教導過程中,也要向學生傳到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培養(yǎng)學習的民族凝聚力。教師在授課時要充分選取有思想性的歷史故事,從故事中挖掘人生的真理。通過歷史故事中,一些優(yōu)秀人物的歷史選擇,以及人生事跡,促使學生學習歷史人物中優(yōu)秀的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二、在初中歷史課堂中引入歷史故事的原則
教師可以在初中歷史課堂中引入歷史故事時,這將有效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效率,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這將使學生從歷史故事中,明確歷史事實,掌握歷史知識,吸引學生主動學習歷史知識。1.歷史故事的真實可靠性。真實可靠性就是在講,教師在選擇歷史故事時,要時刻注意歷史故事的真實性,教師不能為了教學目的隨意編造事實,甚至杜撰一些不切合真實歷史的故事,否則,歷史故事不僅失去了其真正的意義,而且將破壞教師在學生心中的樣子,這將與教學目標背道而馳。教師在選擇一些歷史故事時,要注重歷史故事的出處,其是否有足夠的權威性,教師在歷史故事選擇要做好把關,給學生以真實的歷史,否則可能歪曲學生價值觀。2.歷史故事的趣味性。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引入歷史故事是為了改變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可以充分調動初中學習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可以做到長時間依舊記憶猶新。對于一些歷史知識,書上往往只是只言片語,且情節(jié)跳動過快,只挑選重要事件。一些可以同樣體現(xiàn)歷史的有趣故事一般都被課本邊緣化,所以這就要求教師調整講課的方式,用適合學生的思維方式去講述歷史情節(jié),發(fā)揮教師個人魅力,吸引學生跟隨教師,但是要注重歷史故事的真實可靠性,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求知欲。
三、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營造歷史氛圍,增加課堂互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講解歷史故事時,要注意貼合教材內容,不能過于脫離教學計劃,否則所講解的歷史故事將會過于空洞。教師可以采用歷史故事進行課堂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授課時要給學生營造足夠好的歷史氛圍,這將有助于學生理解歷史故事中的人文情感。比如,教師在講解初中歷史片段鴉片戰(zhàn)爭中,我們?yōu)榱俗寣W生同時,同學之間增多了交流,強化了協(xié)作,對自己所學的專業(yè)充滿了信心。最終的考核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卷面、實驗、討論課、作業(yè)、創(chuàng)新、出勤等各環(huán)節(jié)按適當比例并入總成績的評定中,綜合考察學生對課程的掌握程度。在試卷的內容上應顯示出知識的全面性和針對性,加入一些與專業(yè)有關的實踐類題目,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課程的主動性、目標性,減少被動性、盲從性。例如,車輛工程、汽車服務等專業(yè),在試卷中“系統(tǒng)分析”的考察中,加入了車輛上常用的液壓氣壓系統(tǒng)部分,將課程學習與專業(yè)方向有機結合起來,增進他們對所學專業(yè)的認知感。圖4所示的成績分布,考試課程是《液壓與氣壓傳動》,考察對象是汽車服務工程專業(yè)不同年級各53位學生,兩個年級分別采用不同教學模式。在CDIO教學理論指導下,利用在理論課教學中加入討論課的手段,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消化,提升了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優(yōu)良率有所提高,不及格率相對下降。在學生上交的各種材料(如討論報告、PPT講稿、作業(yè)、實驗報告等)中,也可看出學生的努力程度,反映出改善理論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成效性。
五、結束語
通過教學模式的改變,對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通過教學方式和手段的改善是可以克服的。板書式教學、強制性學習對當代大學生效果微乎其微,對挖掘他們的潛能、開發(fā)他們的智力幫助不大。隨著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綜合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迫在眉睫,要求在教學工作中轉變思路、克服不足,向有利于學生綜合發(fā)展的方向努力。在理論教學中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采取新的教學手段,有利于學生全方位發(fā)展。通過不同形式的教學模式嘗試來培養(yǎng)他們的個人能力,激發(fā)他們學習自信、克服其懶惰思想、增強其團隊意識,達到綜合素質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劉銀水,許福玲.液壓與氣壓傳動[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6.
[2]李西兵,陳學永.《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CDIO教育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8,(4):128.
[3]李善壽.“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實踐教學中的實施方法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0,(20):164.411
作者:袁素芬 單位: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qū)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