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雨的目的范文
時間:2023-12-27 17:54: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工降雨的目的,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探秘人工降雨的魔法
《西游記》里,東海龍王張開龍嘴,頓時烏云翻滾,大雨傾盆。這可不是人工降雨,這是神話。自然的降雨(降雪)是水蒸氣受冷凝結而形成的,而真正的人工降雨(降雪)是人們根據(jù)一定區(qū)域內大氣的溫度、濕度、云、風等的變化,向云里噴灑制冷劑,讓天空中的水蒸氣迅速凝結成水滴,使云層中的小水點增多、變大,從而形成降雨或降雪。其實,這項工作就是一項管理天氣的工作,氣象專家解釋說:“我們用一些技術去管理云層間的水,讓它發(fā)生變化,凝結或者升華。簡單地說,就是在云間播種,通過在云層間播撒不同催化劑的方式來收獲我們想要的天氣?!?/p>
看來,要人工降雨必須要在“云間播種”,而制冷催化劑就是降雨所需要的“種子”。我們現(xiàn)在所使用的“種子”一般是碘化銀催化劑。碘化銀只要受熱就會在空氣中形成數(shù)以億計的碘化銀粒子,它們非常小,成百上千個碘化銀粒子聚在一起才有頭發(fā)絲那么粗。因此,我們才選擇它擔當人工降雨的重任。
要把碘化銀“種子”播撒在云層間,可以使用空中作業(yè)和地面作業(yè)兩種辦法??罩凶鳂I(yè)就是用氣象飛機在云中播撒碘化銀,氣象飛機的好處在于能夠更好地掌控云層的變化,把握投放催化劑的最好時機。地面作業(yè)就是利用高炮、火箭從地面上發(fā)射碘化銀炮彈,炮彈在云層中爆炸,碘化銀也就播撒到了云層中。碘化銀微粒會隨氣流運動進入云中,在冷云中產生無數(shù)個冰晶,然后再借助一定的氣象條件,就能使降雨產生或使雨量加大。當然,在云層中播撒“種子”,必須選擇云層富含水汽的情況,如果水汽不足,“種子”發(fā)不了芽,也就不會形成降水。
原來魔法的奧秘在此??!你也躍躍欲試?絕對不行,人工降雨必須經(jīng)過一定的審批程序并由有關部門來實施。
魔法的發(fā)現(xiàn)之路
如果從人類影響天氣的想法算起,神話傳說中的呼風喚雨應該可以說是人工降雨的最初幻想了。把這種幻想付諸實踐要從19世紀末說起:1890年,美國國會曾撥款支持科學家利用火炮、火箭和氣球在云中進行催云造雨實驗;1918年,法國科學家把裝滿制冷物質的炮彈發(fā)射到空中,試圖造雨;1921年,美國科學家又用飛機向云層播撒帶電物質,設法促使云層碰撞降雨。不過,這些人工造雨的實驗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
然而,人類探尋自然奧秘的腳步并不會停止。二戰(zhàn)期間,一個偶然的機會促使科學家歐文?蘭米爾博士和謝弗爾決心把雨雪形成的原因弄清楚。戰(zhàn)后,他們利用一些奇特的裝置開始實驗。1946年7月的一天,天氣異常炎熱,由于實驗裝置出了故障,裝有人工云的類似電冰箱的裝置里的溫度一直降不下來,他們只好用固態(tài)二氧化碳(干冰)來降溫。當他們把一塊干冰放進制冷裝置里,奇跡出現(xiàn)了――水蒸氣立即變成了許多小冰粒,在冰箱里盤旋飛舞,人工云化為了片片雪花。這一奇特現(xiàn)象令他們興奮不已,他們商定要在空中試試。于是,1948年11月的一天,天氣很冷,謝弗爾駕駛著一架飛機,在云層上方撒下大量干冰。留在地面觀察的歐文博士看見雪花紛紛揚揚從天而降,這些雪花落在他臉上,化成了水滴。他們成功實現(xiàn)了用干冰進行人工造雪,將“呼風喚雨”的古老神話變成了現(xiàn)實。人們興奮地把這一實驗稱為“給云層播種”。
從此以后,世界很多國家尤其是一些農業(yè)大國和缺水的國家紛紛對以增雨、增雪和消除冰雹為主要目的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yè)增加投入。
魔法并不能創(chuàng)造天氣
人工降雨的魔法也只是根據(jù)科學原理,基于自然規(guī)律對天氣現(xiàn)象的利用而已,人類并不能夠違背自然規(guī)律創(chuàng)造天氣。以人工降雨為代表的人工影響天氣技術實際上就是管理天氣的工作,它只有在接近自然的、正常的條件時,并且有合適的云來供催化時,催化劑才能起作用。人類不僅不能創(chuàng)造天氣,而且連云也創(chuàng)造不出來,在干旱的條件下,大氣條件不允許的時候,使用催化劑催化云來降雨也是困難的。所以,魔法并不是萬能的,尊重規(guī)律、愛護地球才是人類的最大福音。
篇2
澳洲關于水的神話及文化
古代澳洲土著人有許許多多關于水的神話。遠古時期,澳洲土著人把他們的圖騰――虹蛇看做是水的象征。從中部地區(qū)虹蛇神話中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生活在內陸沙漠山地、氣候干旱、常年缺水的土著人是多么地渴望擁有和得到水。
雨神求雨 中部內陸土著部落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在遠古創(chuàng)始時期,該部落的虹蛇圖騰murunta、雨神及雨神的弟子居住在遠離部落的西部海灘。為了求雨,雨神將它的一個弟子投入大海讓虹蛇吞食。這樣弟子渾身都沾上虹蛇那閃閃發(fā)光的白色鱗片。然后,在雨神的命令下,巨蛇吐出小雨神,使之變成一片烏云升騰至部落上空,于是雨水便順著弟子的頭發(fā)落到地上。雨停后,雨神便變成彩虹帶著它的弟子回到西部海灘。澳中地區(qū)常年干旱,土著人生活艱難。據(jù)說干旱一般會持續(xù)到雨神和虹蛇的再次顯靈,土著人才能等來又一次的甘霖。
眾蛇爭水 中部地區(qū)的虹蛇不像其他地方的虹蛇可常年棲居在同一個深潭。由于氣候的原因,它們在雨季生活在山頂巖洞里,在旱季則把家移至峽谷,等到雨水充滿巖洞,才回到原住地。不要說土著人了,看來那里的圖騰也缺水,因此就引發(fā)了眾蛇爭水的傳說。居住在馬拉加拉(Maratjara)泉的虹蛇wanambi不愿讓沙丘大蟒蛇和咸水叢林蛇分享泉水,于是大蟒蛇、叢林蛇決定殺掉wanambi虹蛇,以達到隨時飲水的目的。但經(jīng)過一番較量,它們沒能趕走大虹蛇,最后達成協(xié)議:和平相處,共享甘泉。
偷蛇引水 在土著人看來,有虹蛇的地方就有水。中部庫那(Conner)山地區(qū)的土著人認為,他們的虹蛇被鄰近部落的巫醫(yī)施了魔法偷到自己領地的水泉去了。據(jù)說巫醫(yī)將自己變成小蝴蝶,誘惑wanambi出洞。緊接著又變成多只老鷹,吹著魔曲將wanambi制服后,硬是把wanambi偷到自己領地的歐威利納(Owelinna)泉??磥憩F(xiàn)在仍是汩汩流淌的歐威利納泉,還多虧了從前巫醫(yī)的偷蛇引水之舉。
裸舞乞雨 生活在多元文化社會中的當代澳洲婦女受印度婦女“求雨”以及尼泊爾婦女裸舞乞雨的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和啟迪,不惜采取極端的方式來求雨。據(jù)澳大利亞廣播電臺報道,維多利亞州西北部歐延鎮(zhèn)的婦女曾舉行聲勢浩大的裸舞乞雨的儀式。當?shù)貗D女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委員會,發(fā)起了一項宣傳節(jié)水的公眾運動,舉行鄉(xiāng)村音樂會,并由一位求雨舞蹈專家根據(jù)美國印第安人和其他土著民的儀式精心編排了一個傳統(tǒng)的求雨儀式。之后,維州各地真的出現(xiàn)了降雨天氣。久違的甘霖不僅滋潤了干涸的土地,也為當年維州的山林滅火工作最終劃上了一個句點。究竟是裸舞求雨靈驗了,還是天氣變化自有其規(guī)律,人們自有評說。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起碼這場“裸舞求雨”鼓舞了當?shù)厝说氖繗狻⒄駣^了社區(qū)精神,增強了人們的節(jié)水意識。
絕望的現(xiàn)代求雨
澳大利亞的土屋巴城(Toowoomba)位于昆士蘭州的東南部,這座城市曾被稱為“花園之城”。然而今天,這里的居民面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極端的缺水問題。他們荒廢的花園的噴水頭已經(jīng)三年沒有噴水了,并且2006年政府對居民用桶水澆草澆花的做法下了禁止令。
土屋巴城是如何變成今天這種缺水局面的呢?并且在過去的15年,這里的人們是如何與干旱做斗爭的呢?
其實干涸的河床和褐黃色的足球場并不是這里的居民最擔心的事情,他們最擔心的是干旱無雨也許會剝奪人們在這塊土地上的生存權,要知道這里是澳大利亞干旱最嚴重的地方,持續(xù)的時間已經(jīng)超過一個世紀。盡管如此,土屋巴城還是周邊農村居民看好的地方,包括鄰近的達令縣(DarlingCounty),因為這里曾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直到后來雨水才逐漸減少,到后來干脆就不再光臨。Dianne Thorley任該市的市長已經(jīng)8年了,他說:“我們從1992年就實行了城市限水政策,整個澳大利亞正在經(jīng)受著干旱的炙烤,有點像一個逐漸變干的蘋果?!?/p>
然而,幸運兒正在光臨這個城市及周邊地區(qū),因為最近科學家要在這里做也許是世界上技術最為先進的科學實驗,即人工降雨實驗。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使用的是國外進口的物質,通常是碘化銀、鹽或者干冰。科學家通過向云層注入這些物質使水汽凝結成小的顆粒,進而形成雨滴,這種技術已經(jīng)在地球的其他地方應用了60多年,有的地方成功,有的地方失敗。但是人們還是以永不衰竭的興趣對這項氣象技術進行不斷的改進,并且不斷地在天空中做實驗,科學家堅持在經(jīng)費緊張和很多人持懷疑態(tài)度的情況下進行各種試驗研究,積極探索干旱地區(qū)的現(xiàn)代求雨模式,現(xiàn)在土屋巴這個干旱的小城正在等待著這一先進技術的檢驗。
澳大利亞的土屋巴城(Toowoomba)位于昆士蘭州的東南部,這座城市曾被稱為“花園之城”。然而今天,這里的居民面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極端的缺水問題。
如果不是急需用水,當?shù)厥遣粫p易做這樣大規(guī)模的實驗的。昆士蘭政府投資了76075-美元用于與此相關的4年期項目,這是一個多部門合作的實驗研究,其根本任務和目標是應對各種干旱,包括鹽堿化對樹木的影響和循環(huán)再生水變成飲用水的研究,該國水資源部部長CraigWallace說:“這樣的實驗不能確保100%的成功,可能有些懷疑者還會對我們的實驗皺眉頭,但人人皆有家,為了昆士蘭的人民,我們要盡一切努力”。
人工降雨由美國人Bernard Vonnegut在1946年在世界上做了第一次實驗,他是著名小說家。他和他的兄弟,從那以后開創(chuàng)了一個有色彩的時代,他的技術和理念很快被很多國家所采納。在隨后的30多年里,美國每年花費大量的美元用于人工降雨研究,甚至在美國對越南作戰(zhàn)時還使用人工降雨技術阻斷了胡志明市(時稱“西貢市”)的城市物資供應。在20世紀70年代,當時人類的人工降雨還需要使用蛇油,在隨后的10年里,人們對于這種使用蛇油的人工降雨逐漸地失去了興趣。
根據(jù)美國天氣研究中心的RoelofBruintjes專家介紹,昆士蘭州的人工降雨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一些云層似乎更加有利于形成降雨,從11月份起這種有利于降雨的云層會越來越多。項目研究人員約30個,他們使用CP2型多普勒雷達先行分析云層的物理性狀和變化趨勢,包括碘化銀被撒播到云層后的變化,與地面雷達和預報設備聯(lián)合工作,系統(tǒng)能夠返回大氣的3D立體圖,就像對人體進行掃描一樣,這種方式不僅能確定在何時和在什么情況下進行飛機投放,還能讓科學家觀察到云層中的水和冰塊是如何被所播撒的化學物質所影響變化的。這種降雨方式還未曾在地球其他地方使用過,Roelof Bruintjes說,當我們知道適合降雨的云層在某個干旱的地方發(fā)展時,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系統(tǒng)進行降雨優(yōu)化。
篇3
有時候,科學會很調皮,為了搞定某些問題而不走尋常路,耍一些有趣的怪招。
人體一旦有血栓,健康就會受到嚴重影響,而且處境非常危險,尤其是當血栓出現(xiàn)在大腦中時。
針對這種情況,外科醫(yī)生一直在想方設法讓處理血栓更加容易一些。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的醫(yī)生和工程師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共同協(xié)作,設計了一個“吸血鬼”機器人。
這個機器人配有針頭和套管,可以在醫(yī)生的引導下提取血液凝塊。
未來,“吸血鬼”機器人還將具有更加智能的功能,如在清除血栓的時候不會影響大腦機能。
智能物品到處都是。你的房間里是不是擺滿了智能家具?你的智能手機和智能手表是不是已經(jīng)換了好幾個了?可你聽說過智能紙嗎?
現(xiàn)在,通用電氣公司的研究人員大衛(wèi)?摩爾和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研制智能紙,可以幫忙確定你是否病了。
跟撲克牌差不多大的智能紙不同于一般的紙,它相當于一個小個子醫(yī)生,能檢測你身體里的病原體,而你只需要使用一個簡單的鼻拭子。
在實際操作中,智能手機應用還會進行一些輔助工作。不過,如果感染了嚴重的病毒,你仍然需要去看醫(yī)生。
一提到無人機,你可能只知道它可以在空中攜帶武器攻擊地面目標。
其實無人機的用途非常廣泛,比如監(jiān)測城市空氣質量、執(zhí)行搜救工作等。如今,科學家試圖再賦予它一項新功能――驅蚊。
這種新型無人機可以探測到一大群蚊子的行蹤,然后攻擊它們,將其殺死。
顯然,這個想法有些荒謬,不過也有可能實現(xiàn)。
癲癇發(fā)作起來確實很恐怖,但誰能讀懂它呢?
音樂學專家和神經(jīng)病學專家曾聯(lián)合起來對癲癇進行研究,想弄清楚癲癇發(fā)作時聽起來像什么,從而了解癲癇病人以及大腦在發(fā)作期內的行為。
用音樂表現(xiàn)大腦活動的想法確實不錯,可能對癲癇病人康復有幫助,但科學家認為這樣的音樂裝置還不會被商業(yè)化。
每當大雨傾盆時,不少人肯定有過這樣的念頭:如果能把那些討厭的雨云消滅掉就好了。不久后,這個想法也許可以實現(xiàn)。
一些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激光可以用來影響水在空氣中的凝結,或許能夠控制降雨,人造萬里無云的天氣。這聽起來很瘋狂,但可能行得通。
在世界氣象組織名為“激光、天氣和氣候”的會議上,這些研究人員報告了他們的實驗情況,并聲稱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我們也許能夠控制天氣。
要想研究外星生命,往往需先找到最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球,比如歐羅巴衛(wèi)星,但是這顆星球上布滿了冰層。
因此,科學家試圖制造太空子彈,用其擊穿歐羅巴衛(wèi)星上厚厚的冰層,探索冰層下方的世界。
目前,英國工程師已經(jīng)測試了一個迷你版的太空子彈,彈體能夠擊碎冰塊,自身卻毫發(fā)無損。
大腦很神秘,人們都想探個究竟,科學家也不例外。
一直以來,他們都在努力研究人類的大腦,并發(fā)明了一種新技術來讀懂你的心,而且已經(jīng)證明能夠從一些簡單的掃描圖像中發(fā)現(xiàn)你看的是哪些字母,從而分析你的大腦活動。
這非常有意義,或許可以促進聾啞人的交流。
天氣太熱或者地面太干燥,怎么辦?可以試試人工降雨喲。
早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就率先運用了人工降雨技術,比如,把碘化銀或干冰射入一片云彩中引發(fā)降雨,或模仿天然鹽分、灰塵和大氣中的其他微小顆粒促進水滴形成。
篇4
前段時間,“山竹”臺風肆意搗蛋,惹事生非。我一起床,就發(fā)現(xiàn)窗外的景象完全變了樣:窗外的樹木東倒西歪,一棵老樹連根拔起橫躺在馬路中央,擋住了汽車的去路,河邊的楊柳垂頭喪氣地彎著腰,街邊店鋪的廣告牌也被吹得七零八落;新聞聯(lián)播里還報道:臺風登陸地,很多人的家園都被摧毀了……得知這些,我不禁開始幻想:要是我有一個可以控制天氣的搖控器該多好,這樣一來,我就可以控制天氣了,不讓它們“隨心所欲”了。
在我的想象中,遙控器的外觀跟普通遙控器差不多,長方形的,有很多的按鍵。
這個遙控器可以根據(jù)各地的天氣狀況進行其后針對性的其后調整。比如說,廣東正在出強臺風,只需要在屏幕輸入地名“廣東”,按下“臺風消除”鍵,當?shù)胤潘恋呐_風立即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再比如非洲正在遭遇旱災,那么只需要在屏幕輸入地名“非洲”,按下“降雨”鍵,當?shù)亓ⅠR會下一場及時雨。
這個遙控器不單單可以調整氣候,更高級的是可以利用氣候。比如說,咱們可以利用“微型龍卷風”送貨。在遙控器上設計好龍卷風的路線,以及速度,用風力可載的紙箱裝載貨物。這樣,把貨物放到風口中,就可以順利“吹”到目的地。再比如說可以利用“人工造雨”灌溉作物。在遙控器上圈劃降雨面積,點擊“人工降雨”,這時候適合灌溉量的雨水就會從天而降了。
這個天氣控制遙控器真的太棒了,我真的好想擁有它。所以從現(xiàn)在起,我得好好學習,這樣才能有知識和能力盡早讓想象變?yōu)楝F(xiàn)實。
篇5
【關鍵詞】:園林植物;養(yǎng)護;管理
園林養(yǎng)護工作,可謂是“三分栽,七分管”,通常一項園林工程完工后,必須要經(jīng)過1-3年的養(yǎng)護才能完全交工。而且養(yǎng)護過程中還要通過修剪做到植物造型的設計,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到精細化管理,從而發(fā)揮園林工程更大的生態(tài)效益與經(jīng)濟效益。本文從園林養(yǎng)護的五項重點工作進行探討。
1、灌水與排水
園林植物的灌水、排水有四種方法:
1.1盤灌法。主要以干基為中心,在植物投影區(qū)域內以圓盤的形式筑埂圍土堰,盤深為15~30厘米,在盤內灌水。在灌水前應將盤內松土,讓水分充分滲透。盤灌法的范圍有限,容易破壞土壤的結構。
1.2穴灌法
主要在植物投影區(qū)域內挖穴,在穴中灌水,并且穴的數(shù)量要根據(jù)植物的大小來定,一般保持在8~12個、直徑為30厘米,在灌水后將土還原即可。還可以定距離,垂直埋置2~4個長為80~100厘米,直徑為10~15厘米的瓦管或者毛蕊管等灌水設施,并以碳末或者碎石進行填充。
1.3噴灌法
通過人工降雨等方式及時為植物噴水,其優(yōu)點是可以節(jié)約大量的水。但是,人工降雨是機械化的灌溉,需要人工降雨機和輸水管道,以及先進的技術。
1.4滴灌法
此種方式是比較智能化和機械化的灌溉技術,主要以小水流為植物根區(qū)進行灌水。它具有自動化、節(jié)約勞動力、節(jié)約用水等優(yōu)點,但是它的投資大、管材多、管道的彎頭容易發(fā)生堵塞。
要注意,土壤中水分含量過多,氧氣就會減少,植物根系只能進行無氧呼吸,長此下去,容易產生毒害根系的還原性物質,植株就會形成和積累過多的酒精,造成細胞內的蛋白質凝固,最后導致植株的死亡。同時,土壤中積水過多,透氣性差,阻礙好氣性細菌活動卻加快嫌氣性細菌大量活動,導致土壤中營養(yǎng)元素流失。以上就是為什么要及時排水的原因。
2、施肥
2.1環(huán)狀溝施肥法。秋冬季樹木休眠期,依樹冠投影地面的外緣,挖30~40厘米 的環(huán)狀溝,深度20~50厘米,將肥料均勻撒入溝內,然后填土平溝。放射狀開溝施肥法:以根際為中心,向外緣順水平根系生長方向開溝,由淺入深,每株樹開5~6條分布均勻的放射狀溝,施入肥料后填平。穴施法:以根系為中心,挖一圓形樹盤,施入肥料后填寫土。也有在整個圓盤內隔一定距離挖,一個大樹盤挖5~6個,施入肥料后填平。
2.2全面施肥法。即所有苗木翻地后普遍施肥。肥料除了施入土壤中可被根系吸收利用外,還可根外追肥,將事先配制好的營養(yǎng)元素,噴灑到植株枝葉上,被其吸收利用,制造有機物質,促使植株生長。根外追肥要嚴格掌握濃度。
2.3根據(jù)植物根系施肥。園林植物根系的分布特點決定了植物的土壤施肥方法,在根系分布集中的地方要往土壤深處施肥,這樣做的目的是促進植物吸收更多的營養(yǎng)物質。根系強大而又分布深的植物像銀杏、胡桃、油松等,要往土壤深處施肥;而根系較淺的植物尤其是幼樹像洋槐、懸鈴木等,要注意往土壤淺出施肥。
3、苗木整形與修剪
園林樹木的整形修剪主要是根據(jù)各種苗木生長的自身的特點以及對預期達到的觀賞要求不同。
3.1喬木類植物的整形、修剪要求樹干筆直挺拔,不能過早撤掉固定拴護桿。要及時鋸掉成年樹木不規(guī)則的樹枝和冠幅大的擋風枝,避免因大風雨而這段樹枝。
灌木類植物要求整齊有序,對植物形狀要不斷的進行人工修剪,一般可以采用鐵絲編制文字的方式讓灌木通過編制修剪,生長成形。
3.2對于定植年代比較久的灌木,要有計劃地培養(yǎng)新枝,分批地疏除老枝。
3.3短截突出灌木叢外的徒長枝,保證灌木叢的整齊均衡,對于具有拱形枝的樹種要除外。
3.4對于不作為留種所用的殘花廢果,要及時除去,以免消耗植物的養(yǎng)分。
4、草坪養(yǎng)護
4.1在春天,草坪正處于發(fā)芽生長的旺季,一定要有充足而又適當?shù)乃郑^多過少都不利于草坪的生長,尤其是北方地區(qū)雨水少、風沙大,水分蒸發(fā)又快,更要注意。除此之外,在園林養(yǎng)護過程中還要注意對草坪土壤松土,保證根部有充足的生長空間,從而促進春季草坪迅猛生長。
4.2在夏天,主要是需要對草坪噴灑農藥,做好預防病蟲害,保護草坪。因為夏季北方溫度且雨水少,氣候干燥,這時候草坪生長較緩慢,施肥也更加重要,但是要注意施肥量。
4.3在秋天,秋高氣爽,天氣干燥,且處于草坪的有一生長旺季,這時候要給草坪施肥的同時還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分。足量的水分不但有利于還有利于根部的發(fā)育成長,還有利于根部吸收各種營養(yǎng)元素。灌溉很重要但是在草坪生長旺季的秋天對其進行修剪會有利于草坪的生長。
4.4在冬天,尤其要注意養(yǎng)護草坪,防止有人踐踏草坪,尤其是北方溫度很低,土壤受凍板結,草坪根部生長力弱,如果再收到外部重壓,草坪生長必然會收到威脅。
5、病蟲害防治
5.1園林植物的蟲害主要有:木虱、介殼蟲、潛葉蛾、天牛、金龜子、潛葉虎等,而近年來較嚴重的是蟲害是木虱,其次是介殼蟲,一般采用介特靈、速撲殺、常規(guī)殺蟲劑等都能達到防治效果。
5.2園林植物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白粉病、根腐病等,一般采用多菌靈、托布津等防治藥物,藥物濃控制在800~1000倍。園林植物的病害除了藥物防治外,還要經(jīng)常清理植物的殘枝敗葉,及時排除漬水,在枝葉修剪后及時噴藥。
5.3在進行園林植物的病蟲害防治中,要充分考慮防治效果和生態(tài)平衡,結合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安全,適當?shù)姆艑挿乐沃笜?,合理控制有害生物指標,以植物的檢疫為前提,植物的養(yǎng)護管理為基礎,合理使用農藥殺蟲,積極開展物理防治。
結語
做好園林植物的養(yǎng)護與管理工作,不僅要熟悉植物本身的習性,還要依據(jù)當?shù)氐臍夂颦h(huán)境做好實施。特別在是澆水、施肥、除草、修剪、病蟲害防治等五個重點工作方面,必須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才能有效調節(jié)園林植物的養(yǎng)分,保證期順利生長。
【參考文獻】:
[1]唐⑾.關于園林施工與養(yǎng)護管理的措施探討[J].城市建筑,2013,02
篇6
激光“轟擊”云層阻止降雨
天氣干旱的時候我們可以實施人工降雨,可面對不期而至的降雨時,我們能有什么好辦法呢?比如,美好的露天音樂會,驟然下起了雨,真是讓人十分掃興。如今,新的驅雨技術可以在一些露天場所阻止雨的形成。
科學家用強大的激光束“轟擊”云層,就可以達到驅散惡劣天氣的目的。從理論上講,該技術也可以被用于增加降雨量,把降雨導向特定的地方。
驅散云技術其實并不陌生,最有名的要數(shù)2008年奧運會期間,使用了某些化學品驅散開幕式時的云層。控制局部天氣系統(tǒng)的技術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科學家使用播散碘化銀物質或者干冰來形成云和雨,空氣中的灰塵和其他微小顆粒有助于降水的形成。
玻璃越來越聰明:按需透光冷熱可調
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借助納米結晶技術,開發(fā)出一種能讓門窗更聰明的智能玻璃。這種玻璃中嵌入了一層超薄納米涂層,可按需調整進入玻璃的光線,能做到明暗可控、冷熱可調,有望大幅降低建筑的空調和照明開支。
在城市里,我們所消耗的所有能源中大約有四分之一用于建筑的照明、取暖和制冷。目前城市中不少建筑都被大量的玻璃所覆蓋,新材料的使用將大幅提高這類建筑的能源使用效率。
噬菌體數(shù)量遠超宇宙恒星
在我們所熟悉的世界之外,在我們看不見的微觀尺度上存在著另外一個欣欣向榮的神秘世界。我們看不到這些微小的生物,但它們卻遍布各處;它們非常脆弱,但它們卻控制一切。
有一種微生物叫噬菌體,這是一種可以感染細菌的病毒,它們是這個星球上數(shù)量最多的生命形式。事實上它們的數(shù)量遠遠超過了宇宙中所有恒星的數(shù)量。我們每個人的體內都有數(shù)以萬億計的噬菌體。
篇7
基礎物理原理
水的三種狀態(tài)以及轉化形式。自然界中的水可分為三種存在狀態(tài):液態(tài)固態(tài)和氣態(tài)。這三種狀態(tài)在自然界中相互轉化:當溫度較高時,液態(tài)的水會變成水蒸氣(氣態(tài)水);而溫度較低達到0攝氏度時,液態(tài)水就會凝固成冰(固態(tài)水):在一定狀態(tài)下冰也可以通過升華作用變?yōu)樗魵?;同樣的道理,在一定條件下三者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摩擦力原理。每一個物體表面都存在凹凸不平的情況,只是有的極其細微,肉眼難以觀察而已,當兩個物體相對運動時,這些凹凸不平的表面就行成了鑲嵌的狀態(tài),阻止了兩個物體發(fā)生運動或運動趨勢,在運動過程中形成的阻力,也稱之為摩擦力。
杠桿的平衡原理。在學生的生活中,都會有坐蹺蹺板的經(jīng)歷,這就是杠桿原理在現(xiàn)實設計中的最典型的應用。杠桿平衡原理就是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和阻力)的大小與它們的力臂成反比,這是使杠桿保持平衡的唯一途徑,用公式表示為F1*LI=F2*L2(F1為動力,L1為動力臂,F(xiàn)2為阻力,L2為阻力臂)。
高科技物理在生活中的相關應用
水的三種轉換形式與高科技的完美結合
人工降雨。在人們的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氣候干旱的情況,鄉(xiāng)村需要灌溉或者凈化城市空氣,這時就需要采用“冷云催化”技術。其中,冰晶對冷云降雨過程中的作用重大。只要冰晶達到合理的濃度和數(shù)量,就會從固態(tài)轉化為液態(tài),增加降雨的效率。目前的人工降雨也可以采用激光等物理技術以及用激光探測空氣濕度,幫助預測降雨程度。
冷凍保鮮功能。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會儲備一些水果及蔬菜甚至肉類產品等,為了保證以后食用到新鮮的食物,人們會把它們放到冰箱里,因為冰箱的冷凍室,會使食物上的水分凝結成冰,通過抑制水分的流失來達到保鮮的目的。
防暑降溫。夏天人們通過吃冰棍來使自己降溫,其實這就運用了物理知識,雪糕是固體狀態(tài),口腔里的高溫是冰棍融化的同時也帶走了人們身體表面的熱量,從而使身體感到清爽。同樣道理,夏天洗澡時也是通過水分蒸發(fā)帶走身體熱量,使人們感覺到?jīng)隹臁?/p>
摩擦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路面的鋪設。在我們生活中,路面材質的不同,摩擦力也就不同,眾所周知,當我們在滑冰時,冰面十分光滑,減小了滑冰鞋與冰面的摩擦,這樣我們滑起冰來會更加順暢,但是我們平常行走的人行道設計如果很光滑那么行人就很容易滑倒,如果設計太不平則會導致車輛行駛十分的困難,加劇輪胎以及鞋底的磨損,所以既要有摩擦力但是摩擦力又不能太大于是我們就建造了水泥路和柏油路。
車輪面。不同類型的車有不同類型的輪胎有大的小的,但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輪胎上都有花紋,目的就是增加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使用當中隨著輪胎的老化陳舊,花紋漸漸消失,輪胎變得光滑,摩擦力也在變小,如果不小心還會出現(xiàn)滑胎的現(xiàn)象,難以控制好車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輪胎一定要按時更換。
剎車。剎車在運用過程中原理就是增大摩擦力,如果要使得行駛中的車子突然停止,就會有一個能量的轉換,我們都知道,能量是不會消失會增加,它只能從一種能轉化成另一種能,所以,車子突然停止前進就會使動能轉化成熱能,而熱能是怎么來的呢,就是與地面摩擦產生的。
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以及在生活的運用
杠桿的平衡原理:公式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shù)式表示為F1*L1=F2*L2(式中,F(xiàn)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xiàn)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撬棒。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這個原理就是杠桿原理,首先我們要找到一個支撐點,利用杠桿,增長動力臂,減短阻力臂,根據(jù)公式,這樣就可以使動力與阻力有規(guī)律的進行比例的調配與控制實現(xiàn),動力也就是我們的力氣就可以減少了,省力了。
手動抽水機。手動抽水機我們都知道是手對壓桿進行按壓,通過另一端活塞的運動,水就吸上來了,用到的也是杠桿原理,手動抽水機的壓桿長度非常長,所以動力臂也就較長,即我們所花的力氣也就小,因此水就很容易被吸上來,但是我們如果沒有將杠桿原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我們打水的過程也許會很困難。
其實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杠桿原理,縫紉機腳踏板,手推車,鐵鏟,動滑輪等等都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只是需要我們的發(fā)現(xiàn)。
光現(xiàn)象
光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無處不在,不同的光源也有不同的作用,不同波長的光在人們的眼中敏感性不同。
在人們的視線里,紅色波長的光是最長的,而往往人對紅色的敏感程度也最高,所以利用這一特點交通信號燈紅色就是起到一個警示的作用,其次波長越短的光在大氣中越容易散射,而紅光是波長最長的在下雨天也不容易散射,不會給交通帶來不利的影響。
篇8
【關鍵詞】航空技術 防火 滅火 技術應用
航空技術應用在火災的救援中在發(fā)達國家已較為普遍,這些國際對航天技術在森林防火、滅火中的應用已達到相當成熟的水平,空中消防已成為防控森林火災的主導力量。給我國森林防火、滅火技術的發(fā)展帶來了很多啟迪。
1森林火災的特點及撲救技術
1.1森林火災的特點
森林火災往往發(fā)生的非常突然,難以預防,具有極大的危害性,且多發(fā)于地點偏僻地區(qū),給組織救援帶來了極大的阻力,一旦發(fā)生會帶來及嚴重的經(jīng)濟財產損失,其后果難以預計。在森林火災發(fā)生時,滅火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例如,地形因素,地形可以影響風速、風向,從而影響到火勢的蔓延速度,復雜的地形往往會給救援工作帶來諸多不便等。此外,在防火救災過程中往往會造成一定的傷亡,特別是在地形復雜、火勢兇猛的救災滅火中,人員面臨的安全風險更大??傊只馂膩韯輧疵?,具有很強的突發(fā)性,難以預防和控制。
1.2森林火災的撲救技術
森林火災的撲救技術按其形式分可分為直接撲滅和隔離帶滅火,直接撲滅指撲火人員利用水、土等材料對火勢進行控制、熄滅。隔離帶滅火主要應用于猛烈的地表火、樹冠火的救援中,通過劈開火路,阻斷火源等方式達到控制火勢的目的。航空技術是森林火災撲救的高科技技術,其與計算機等技術相互結合,在森林救火中發(fā)揮著巨大作用。
1.3航空技術在防火、滅火中應用的優(yōu)勢
航空技術具有不受地形影響、視野開闊、機動靈活等優(yōu)勢,在救火救災過程中,這些優(yōu)勢更加突出的表現(xiàn)出來。第一,航空消防能夠提高運輸水、火滅火劑的效率,且噴灑速度快、面積廣,能夠迅速的控制火情,降低火熱。第二,航空技術的應用可以使救火人員遠離火線作業(yè),減少了救災人員的傷亡。第三,航空技術的應用,可通過空中道路將消防人員運輸?shù)街付ㄎ恢茫涌炝藴缁鹚俣取⑻岣吡藴缁鹦?。第四,航空技術可依靠居高臨下的優(yōu)勢,有效攔截火頭,提高滅火效率。第五,航空技術可將滅火人員、滅火材料等運輸?shù)捷^遠距離,且速度較快,不受地形等條件限制。第六,航空技術的應用,可有效監(jiān)控火場,達到徹底滅火的目的。第七,航空技術可與計算機等先進科技聯(lián)合使用,對森林的火災進行準確的跟蹤、監(jiān)控、預測、預報等,降低了森林火災發(fā)生的頻率,有效的預防了森林火災。
2航空技術在森林防火中的應用
森林的火災的特點使航空技術在森林火災中的防控優(yōu)勢更為突出,引領了森林防火、滅火的科技力量。在森林防火中,首先,航空技術可增強火期巡護的力度,利用其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組成科學、準確的預測、預報系統(tǒng),有效的預防了森林火災的發(fā)生。其次,航空技術的應用提高了護林效率,其高空優(yōu)勢使地形復雜、面積廣闊的森林區(qū)域盡收眼底,降低了因監(jiān)管不到位而導致的森林重點火災的風險。同時,其定位跟蹤系統(tǒng)能夠快速的掌握火情和火災隱患,迅速撲滅小伙,避免了火勢的蔓延與擴大。
3航空技術在森林滅火中的應用
航空技術在森林滅中的應用較為廣泛,首先,可利用航空技術居高臨下偵查火場,準確、高效收集火點信息。例如,利用航空技術在高空對火場進行勘探,確定著火的確切位置,并結合地形選擇救援路線。一方面,可使救援人員輕易的避開懸崖、山脊、鞍部、山頂、單口山谷等危險地形,確保了救援人員順利、快速的到達救火現(xiàn)場;另一方面,可正確引導救援人員利用河流、公路等條件開展更有效的救災行動,第一時間控制火情。同時,降低了地形問題帶來的地面救災人員的安全風險。其次,直接參與救火,方法一,利用水陸兩用飛機,飛機底部的吊桶可以運送0.5t以上的水或滅火劑,且可在空中進行噴灑,滅火速度快、效果好。飛機吊桶注水或滅火劑的時間僅為2min左右,釋放的時間更短,避免了人工撲滅的繁瑣,且撲火面積大、滅火徹底。如利用直升機帶滅火吊桶,滅火吊桶可直接吸水、灑水,在森林滅火中很實用。又如,美國的“消防之鷹”吸水或滅火劑速度快,且投放準確,火源能夠在瞬間得到控制。方法二,利用航空技術的便利條件,在云層適合人工降雨的情況下使用催化劑,進行人工降雨滅火,其滅火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方法三,利用機群化滅火,對于較為猛烈的地火、樹冠火等險惡火災,利用多架飛機聯(lián)合組織滅火,其效率高,還能有效的保障地面人員安全,降低了森林火災損失,同時降低了地面人員面臨的燒傷、燙傷風險。再次,航空科技能夠構建準確、完整的地理信息,形成真實、客觀、清晰的地面撲火保護地形圖,指揮地面人員進行森林火災救援。一方面,以圖撲火提高了山火撲救的效率,避免了滅火過程中走彎路,特別是航空技術提供的山間小路位置、山火走向等,為森林火災的撲滅提供了科學支持。 另一方面,利用航空技術進行地面撲火指揮,在危險時刻,可指引地面人員安全撤離,降低了滅火過程中的人員傷亡情況。綜上所述,航空技術為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撲滅提供了信息、運輸?shù)缺憷?,提高了山火撲滅的效率,并確保了滅火的徹底性。
4結語
篇9
關鍵詞:“問題解決”策略;引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歸納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2)3(S)-0019-3
“問題解決”教學是以“問題體系”為基本教學策略,通過揭示目標、依據(jù)目標進行問題解決、檢測目標,一步步去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皢栴}解決”中的問題是依據(jù)教學目標和教材的特點、重點、難點來設計的。問題解決的過程是“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下面筆者以人教版初中八年級《升與凝》的教學為例談談我們對“問題解決”教學策略的具體運用。
1 趣味實驗引出問題
教師在白紙板用淀粉溶液畫上一個圖案,放入圖1裝置中,很快看到一張微笑的臉。(如圖2)。
[師]為什么白紙板上的笑臉開始看不清,現(xiàn)在卻看清楚了呢?
其實教師在蓋上玻璃罩之前,先在這個裝置里放了一些固態(tài)的碘顆粒,淀粉遇到碘會變成藍色,在這個過程中,固態(tài)的碘變成了什么狀態(tài)使白紙板上的淀粉變藍了呢?
[生]氣態(tài)的。
[師]那固態(tài)的碘是怎樣變成氣態(tài)的呢?前面我們學習了四種物態(tài)變化,知道固態(tài)的物質可以先熔化變成液態(tài),再汽化變成氣態(tài)。同學們猜想一下,在今天的實驗中,固態(tài)的碘是不是也是先熔化再汽化變成氣態(tài)的呢?
[生]不是,因為沒有看到液體,只看到了紫色氣體。
[師]難道固體能直接變成氣體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碘的物態(tài)變化。
2 小組實驗探究問題
教師事前為每個小組提供了一個封閉的玻璃管,管內裝有紫黑色的固態(tài)碘,請將玻璃管放在裝熱水的燒杯中。(學生開展實驗活動,教師個別指導)
[師]觀察到了什么?
[生]觀察到了固態(tài)的碘變成了氣態(tài)了
[師]固態(tài)的碘是怎樣變成氣態(tài)的呢?固態(tài)的碘是不是先熔化再汽化變成氣體的呢?
[生]不是的,因為沒有液態(tài)的碘出現(xiàn)。
[師]實驗表明固態(tài)的碘并沒有先熔化再汽化,而是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這個過程和我們以前研究的四種物態(tài)變化顯然不同,我們就把同學們剛剛發(fā)現(xiàn)的這個新的物態(tài)變化稱之為升。
3 分析實驗解決問題
[師]通過實驗,同學們覺得升需要吸熱還是放熱呢?
[生]需要吸熱。
[師]你怎么知道需要吸熱?
[生]因為放入熱水中,從熱水中吸收了熱量。
[師]大量實驗表明,物質的升都需要吸熱。剛才我們使固態(tài)碘變成了氣態(tài)的碘蒸氣,那現(xiàn)在我們能不能再使氣態(tài)的碘變回固態(tài)呢?怎么做?
[生]放入冷水中,因為我覺得它和升應該是相反的。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熔化和凝固是相反的過程,熔化吸熱,凝固放熱,汽化和液化也是相反的,汽化吸熱,液化放熱,那么今天我們研究的固體直接變成氣體的過程和氣體直接變成固體過程是不是也是相反的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把封閉管放入冷水中仔細的觀察。
放人冷水中后,你觀察到了什么?碘蒸氣是先液化再凝固變成固態(tài)的嗎?你怎么知道它是直接變成固態(tài)的呢?
[生]因為沒有液態(tài)物質出現(xiàn)。
[師]實驗表明碘可以從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我們把物質由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稱之為凝。實驗也表明升和凝的確是一個相反的過程。升需要吸熱,凝需要放熱。
4 拓展實驗歸納問題
[師]剛才我們研究的都是碘的升和凝,生活中其他物質會不會也會有升和凝的現(xiàn)象發(fā)生呢?我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廣口瓶,瓶內裝有白色固體顆粒,同學們拿起瓶子觀察一下,并打開瓶蓋聞一下它的氣味。大家覺得這個白色顆粒是什么呢?
[生]樟腦丸。
[師]我們聞到了樟腦丸的味道,說明樟腦丸變成了什么狀態(tài),發(fā)生了什么物態(tài)變化呢?
[生]氣態(tài),升了。
[師]我這里還有一種白色的固態(tài)物質,它叫干冰,干冰是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它在常溫下就極易升,現(xiàn)在我把它放到絨布上,大家仔細的觀察一下它。(如圖3)
[生]它變少了(如圖4)
[師]它由什么狀態(tài)變成了什么狀態(tài)?
[生]固態(tài)變成了氣態(tài)。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升需要吸熱,那么在干冰周圍的溫度有沒有什么變化呢?如果我把干冰放入金屬罐中,金屬罐的外表面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呢?(如圖5)
[生]金屬罐溫度降低,于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放熱凝形成霜。
[師]我們來看一下,(如圖6)金屬罐有沒有什么變化?
[生]變白了。
[師]白色的物質是什么呢?
[生]霜。
[師]正如大家開始猜想的那樣,水蒸氣遇冷變成了霜,由氣態(tài)直接凝成了固態(tài)。今天我們在教室里成功地制作了霜,我們還在秋冬季節(jié)的草坪上,樹枝上,冰箱里也看到了霜。
同學們在生活中有沒有注意觀察燈泡呢?燈泡的主要結構,燈絲的材料是鎢,鎢的熔點3410℃,燈絲正常工作時的溫度是2 000℃~2 700℃。下面我們來做一個關于燈泡的實驗,這里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沒有使用過的燈泡,我給右邊的燈泡通電??墒褂疫叺臒襞莅l(fā)光。調節(jié)器使燈泡變亮,大家注意觀察。同學們猜想一下。停止斷電之后右邊的燈泡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呢(如圖7)?
[生]右邊的燈泡變黑了。
[師]你為什么覺得右邊的燈泡為什么會變黑呢?
[生]因為鎢絲升了。
[師]咱們來看一下,右邊燈泡真的變黑了,這種附著在燈泡內壁的鎢是什么狀態(tài)的?鎢絲本來什么狀態(tài)的?固態(tài)到固態(tài),那大家覺得發(fā)生了什么物態(tài)變化呢?
[生]先升,后凝了。
[師]這個過程中鎢可不可能熔化了呢?
[生]不可能,因為鎢的熔點高于鎢絲工作時的溫度。
[師]平時生活中的燈泡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才會慢慢變黑,今天的實驗中為什么這么塊就黑了呢?實驗表明,鎢的溫度升高,升速度加快。
5 走向生活解決問題
[師]通過前面的幾個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物質都會發(fā)生從升和凝的現(xiàn)象。我們知道在分析相關問題時,應該關注物質的始狀態(tài)、末狀態(tài),中間是否有液態(tài)物質產生,整個過程的吸熱和放熱情況,大家對這種分析問題的方法是否掌握好了呢?我們來檢驗一下,這里有八幅圖片,筆者想請你說出其中哪些是升,哪些是凝的現(xiàn)象?下面我們分小組討論一下。
要求學生首先說出升現(xiàn)象,解釋冰雕變小然后說出凝現(xiàn)象,解釋冰花怎么形成的,冰花是出現(xiàn)在窗戶的內側還是外側呢?其他幾幅圖是什么物態(tài)變化呢?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一些升和凝相關的知識,那這些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又有哪些應用呢?
[師]有的同學很喜歡吃方便面,你知道方便面中的蔬菜包是怎樣干燥的嗎?它采用的是冷凍干燥的技術,先將蔬菜放入低溫環(huán)境中,使蔬菜中的水分結冰,然后將結冰的蔬菜放入真空低溫環(huán)境,蔬菜中的水份迅速升,從而使蔬菜達到脫水的目的,這樣脫水的蔬菜,外形和營養(yǎng)成分都不會流失。這種干燥技術已經(jīng)廣泛的應用于人們的生產生活中。
大家都知道,今年(2010年)我國西南發(fā)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災,假如我國西南上空存在富含水蒸氣的云,我們能不能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緩解旱情呢?
[生]能,人工降雨。
[師]實際上人工降雨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種方法正是向云層播灑干冰,(教師介紹人工降雨的具體過程)。我們知道白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而形成的?,F(xiàn)在我想在教室里制造這種云霧繚繞的效果,可以用什么方法?(請大家下來思考討論。)
[師]同學們今天表現(xiàn)都非常好,下面咱們靜下心來想一想,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生]知道了升凝的概念,升需要吸熱,凝需要放熱。我們還學會了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升和凝的現(xiàn)象,最后,我們了解了升吸熱的應用。還通過探究碘的物態(tài)變化,掌握了實驗探究的一般方法。
[師]最后給大家一個思考題93頁,科學世界中大漠里的故事,幫科學家解決一個問題。
篇10
作為高一化學,特別是高一的第一、三、五章,屬于理論基礎知識,這需要我們花很多的時間去記憶。但是記憶不是單純地去死記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有些同學可能不理解了,什么叫理解記憶,這里我跟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高一化學離子反應這個概念,“凡是有離子參加或者離子生成的化學反應叫離子反應”,那么我們就要具體的來理解這個概念中的每個字詞句的具體含義。首先是離子,中學化學中的離子指的是可自由移動的離子,進而聯(lián)想到什么情況下才有自由移動的離子呢?通過前面對電解質電離知識的學習知道,能夠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離子化合物(包括鹽和堿)在熔融狀態(tài)下,一種是在水溶液中,也就是說只有在這兩種狀態(tài)下才有可能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對下面這個反應:2NH4Cl+Ca(OH)2=2NH3+CaCl2(s)+2H2O,雖然反應物中均含有離子,但是不是自由移動的離子,在生成物中也是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中學階段對這樣的反應不研究,也寫不出它的離子反應方程式來,只能用化學方程式來表示。其次是“有離子參加或者離子生成”,這里包含了兩層意思,第一,很明顯反應物中有離子參加而沒有要求生成物中一定要有離子生成,同樣,生成物中有離子生成時也不一定非要反應物中有離子參加,比如以下兩個反應:(1)Ca(OH)2+Ca(HCO3)2=2CaCO3+2H2O,(2)2Na+2H2O=2NaOH+H2; 第二,在離子反應的概念中,其中一個“有”字,說明并非一定要所有的反應物都以自由移動的離子來參加反應,至少有一種即可,當然也就并非生成物中也一定要有自由移動的離子生成。在這樣理解的基礎上,我們不難用這樣一句好理解的話來總結離子反應的概念,即“只要化學反應中包含有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那么該反應就是離子反應”,而這句話是要大家在分析和理解后才得出的結論,這樣記憶起來也就容易得多了。我相信,只要大家經(jīng)常持之以恒的做,大家的思維一定可以提高,思考和處理化學問題的能力一定大大加強。這個時候我們來談記憶,我想不再是一件難事了吧!
另外,除了理解記憶之外,還有其他的記憶方法,這里主要提及一下“特殊情況特別記憶”。比如,有些常用的,平常的,符合大家思維習慣的東西,大家就容易記住,而有些受前者的干擾常被大家混為一談,這些就是需要特別關注的。我們應時時對之進行關注,以免關鍵時刻出現(xiàn)“粗心”情況。例如我們通常對氧化還原反應有這樣簡單的記憶“凡是有單質參加或者生成的反應就是氧化還原反應”,殊不知,如“石墨金剛石”,“O2O3”,這些單質之間的轉化由于沒有化合價的升降,因而該類反應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由這個事實說明,我們要抓住判斷一個事物的本質依據(jù)。
除了以上的記憶方法以外,其實學習當中聽課也是一個重要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怎樣上好課,這本事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談不上什么方法問題,但是就是這個簡單的環(huán)節(jié),也并非盡人盡知。其實聽課也要有一種好的習慣,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邊我講一講聽課的一些注意事項:
(一)課前預習不可少。所謂預習,就是了解教材的大體內容和難易程度。預習時注意把握教材的總體思想:這節(jié)書主要講些什么物質?各物質之間有何聯(lián)系(如物理性質,化學反應)?重點物質是什么?這些都是預習之有要有一定印象的。預習時遇到疑難點,而自己又一時解決不了,應把它們集中起來用筆記本記錄下來,以增強聽課的針對性。另外,也可以通過相應的參考學習書,解決這些問題,以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同時為預習了解更多的知識。
(二)巧妙聽課,主動思考。課堂上以聽老師講授為主,基本循著老師的思路去聽。同時要動腦子主動思考,力爭得到“接受─思考─理解”的最佳綜合效益。抓住基本概念,領會主要精神。老師講課有不同的“松緊度”,學生聽講也應有不同的“響應度”。在預習中以懂的東西就不必多話力氣。而對疑難點則要仔細聽,聽課中可進行合理的“聯(lián)想”和適度的停留?!奥?lián)想”主要是課堂內容的相關知識,可以有“樹木”聯(lián)想到“森林” 。譬如,在聽到AgI可用于人工降雨時,自然聯(lián)想到初中是學過的干冰(CO2)也可以用于人工降雨。這雖然舉的是一個簡單的例子,但只要廣泛聯(lián)想,對于知識的掌握是大有裨益的。但卻不能脫離課堂而無目的想入菲菲。所謂“停留”,是指聽到課堂重要之處,可以稍微停下來思考,細味這個問題。也可以為聽課帶來一定興趣。不過不要忘了還要留一點精神聽老師后面的課,爭取把課聽活。
還有,課堂筆記也很重要。有人說“過不動筆墨不看書” 。我們也應做到“不動筆墨不聽課” 。記筆記,就是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記下一些概念,思路,疑難點等。那種課上抄筆記,課下讀筆記,考前背筆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三)鞏固課堂成果。每次下課是,并不要幾急于使自己的思想一下子松開,而要用幾分鐘時間靜靜思考一下本堂課的基本內容:中心要旨。這雖是幾分鐘工夫,效果卻是不可低估的。
因為遺忘的過程總是先快后慢,記憶后的最初遺忘得最快。這樣,課后一定要及時安排復習,整理自己的知識體系,是知識化歸自己所有,從而大大提高智力素質水平。總之,只要你掌握了聽課,也就擁有了學習的大部分。剩下的工作,就要靠大家自己去開拓,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