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教學范文
時間:2023-04-08 13:43: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英語教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小學英語;興趣;學習方法
一、用朗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不論學習什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興趣,才能有學習的動力。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主要目的。對于語言的學習,模仿永遠是最好的方法,只有敢于模仿,才有可能學好一門語言。教師帶領學生朗誦所學的句型、課文、名言警句、短文以及那些簡單好讀的優(yōu)秀英語詩,這都是一些很好的模仿方式。通過朗讀不僅可以訓練出正確的語音和語調(diào),提高英語口語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膽量。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學習方法必然與數(shù)學等科目不一樣,語言注重的是聽說讀寫的能力,要掌握一門語言,首先要敢于開口說,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說英語,這樣讓他們從少到多地開口說才能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才能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感興趣。
二、用簡單動畫提高學生聽力
鑒于語言教學必須聽說讀寫同步進行,教師可以提前下載一些英文版的學生愛看的動畫,課堂上放映,并將臺詞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模仿。這樣通過視覺和聽覺上的效果,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力,也能增強學生對英語的敏感度。通過直觀的臺詞,能有效地幫助學生記單詞,看完后模仿,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這種動畫教學不僅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提高學生聽、說、讀英語的能力,實在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動畫不能太難,要盡量是學生學過的,能聽懂的,這樣才能有好的效果。
三、制作精美小卡片幫助學生記單詞
講過聽說讀,接下來就要講提高小學生英語寫的能力了。其實不論是聽說讀還是寫,單詞永遠都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就像房子的建造必須得有磚一樣,學習英語必須得記住單詞。由于小學生貪玩,主動學習意識不強烈,加上記單詞得重復記憶,并且過程枯燥乏味,因此,教師可以制作記單詞的精美小卡片,每節(jié)課前引導學生復習單詞,這樣才能記得牢靠。
以上是筆者針對小學英語教學提出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對小學生英語的學習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劉嬌.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課堂互動模式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2.
篇2
1 精心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從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小學生還是一群好動又而好奇的孩子,他們對新鮮的事物,鮮艷的顏色等等都充滿了趣味性,并且現(xiàn)代教學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無疑給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它將視頻和音頻融為一體,形象生動、信息量大,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賞心悅目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嘗試加入圖、文、聲、像等信息,恰當運用多媒體,突破教學內(nèi)容的單一方式,增強教學內(nèi)容的趣味性,為學生營造生動,有趣的教學場景,會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比如在教授PEP4下冊教材第一單元內(nèi)容時,我就根據(jù)第一單元的教材內(nèi)容“Our school”來大膽的設計了場景:由于新學期剛開學,學生經(jīng)過了一個假期的休息,對學校已經(jīng)有點陌生了,湊巧的是這課又是圍繞校園里的事物來講的,于是我并把A部分的let’s learn教授地點放到了操場上。上課鈴響后,我?guī)е鴮W生到了操場上,借著帶他們重新回溫我們的校園為主題,進行了游園活動。通過這個思路,我先后帶著學生參觀了食堂,教授了canteen;逛了花園,教授了garden;參觀了圖書館,教授了library等等。本來以為會擔心紀律的問題而影響到室外課的教學效率,但是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學生雖然很興奮,但是學的卻是非常的認真,由于學的話題是自己每天生活與學習的校園,并且能夠在現(xiàn)實事物中學單詞,學生的興趣都很濃厚,學的效果超乎了我的預料,這更讓我堅信了:不管是詞匯新授課,或是對話操練課,這都需要一個情境的創(chuàng)造。為學生營造生動,有趣的教學場景,會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2 優(yōu)化課堂活動設計,打造有效的英語課堂
“活動化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師常用一種學習方式,“以活動為中心”、“以活動促語言發(fā)展”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也一直是我的目標。在以前剛接觸英語的時候一味的以為只有通過做游戲才能讓學生更好的鞏固所學內(nèi)容,也或許是低估了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設計時,整堂課都是活動游戲,真可謂煞費苦心,絞盡腦汁,課后卻發(fā)現(xiàn)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不盡人意,與教師設計游戲的初衷相距甚遠。雖然氣氛活躍了,但是教學目的卻沒有達到,這讓我意識到了不能僅僅停留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上,還要落實“雙基”,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好知識基礎和基本技能基礎。
我認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把握好一個度,英語課中的游戲也不例外。①適時、適度。不是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游戲來輔助教學的,這在我們設計課堂活動的時候就要把好關,做到適度,而不盲目。并且教師在課堂上展示教具的時間要恰當。如果教師過早地出示教具,則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當然也要避免一閃而過。教具的運用也要適度。如果教師一味地追求生動和豐富的教學效果,把課堂變成展覽館、動畫觀摩或音樂會,必然是舍本求末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②保持新穎。新穎的教具及游戲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穩(wěn)定和持續(xù)。我自己就深有體會,如果經(jīng)常拿著一個盒子,提問What’s in the box?讓學生做猜測游戲。一開始學生很好奇,但重復幾次,特別每次看到一個相同的盒子,孩子們感到索然無味。從他們毫無新奇的眼神中,我發(fā)現(xiàn)教具及游戲的一層不變,容易讓小學生們厭煩,這需要我們時刻保持一顆積極創(chuàng)作的心來豐富自己的游戲資源庫。
3 關注教學細節(jié),為有效課堂添磚加瓦
俗話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教學中的細節(jié)也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說是教學過程中影響教學效果的細枝末節(jié)。透過課堂現(xiàn)場的一些教學細節(jié),就能看出一個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智慧。從教以來,我聽過多次很精彩的公開課,開課的老師們在設計活動思路時,總是非常注重細節(jié),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連接也是精心設計,或自然過渡,或創(chuàng)意十足,總能讓我耳目一新。我對自己的教學細節(jié)主要從關注表揚開始。
篇3
關鍵詞 小學英語 語音教學 現(xiàn)狀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8-0054-02
英語新課標明確指出語音教學的重要性。然而,實際教學中,教師們對語音教學多采用“淡化”“輕之”的做法。導致因語音這一“缺口”而嚴重制約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提高,更為嚴重地導致“啞巴”英語的普遍存在。改變“輕之”的做法,注重語音教學,探討語音教學新思路,不容小覷。
一、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現(xiàn)狀
由于教學中,教師們對語音教學的不夠重視,學生對語音知之甚少,導致英語學習低效。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學生方面――學習低效
(1)識記單詞困難。小學生記單詞,90%以上的學生,傳承拼讀法、拼寫法。即一個個字母死記硬背的方式而記單詞。如cake這個單詞的記憶,學生多采用c-a-k-e―cake,c-a-k-e―cake的反復重復的方式而采用低效的“行為”,要么采用機械多遍抄寫的方式,學生記單詞費時費力,且強行記憶的東西,也最容易遺忘。
(2)漢語式英語。小學生學習英語“漢語式英語單詞”的現(xiàn)象嚴重。同事向我們幾個同行講述了一個小“故事”:我擔心考試考交際用語,告訴班長將Stand up和Sit down寫在黑板上,讓同學們關注一下,萬一考交際應答方面的選擇題,避免出現(xiàn)“束手無策”現(xiàn)象,我以為班長天天說Stand up還不會寫嗎?結果,真的不會寫。同學們提議,按照發(fā)音寫,結果,黑板上的這個簡單的對話是:Sidada pu! Site daon, puliz!雖然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這個交際用語沒有筆頭表達的要求,但學生們的“杰作”也不得不令我們心酸,值得我們痛定思痛。
2.教師方面――淡化語音教學
學生之所以出現(xiàn)漢語式拼寫單詞、單詞記憶困難以及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主要原因除了學生的自身素質(zhì)之外,教師的淡化語音的現(xiàn)象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教師忽視語音的重要理由也很簡單:課時少、趕進度。再者就是認為小學英語考試中補考音標寫單詞,不給單詞寫音標。所以,教師們認為講語音知識、發(fā)音規(guī)則等對考試無關緊要,而恰恰體現(xiàn)了“應試教育”的根深蒂固。
二、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基本要求
新課標對小學英語語音教學做了明確的要求:
1.知道錯誤的發(fā)音會影響交際;
2.知道字母名稱的發(fā)音:
(1)元音字母a、e、i、o、u在開、閉音節(jié)中的發(fā)音規(guī)則;
(2)常見輔音字母以及輔音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fā)音,如th、wh、ck等;
(3)一些元音字母組合的拼讀規(guī)則,如ee、ea、oo、ou、au、ie、ei等的發(fā)音特點和變化;
(4)巧用漢語正遷移;
(5)了解音節(jié)的概念,包括開音節(jié)、閉音節(jié)、r(e)音節(jié)以及自成音節(jié)等;
(6)了解連讀、爆破、升調(diào)和降調(diào)等相關的知識,并能在閱讀和交際中正確使用。
明確了教學要求,在教學中,將這些要求落實到具體的課例中,滲透語音教學,填補小學英語語音的“空白”。
三、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主要策略
1.“以舊帶新”――“溫故知新”
英語單詞在構詞上,許多單詞“形近”,如bike和like、some和same、pear和bear、all和ball等。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形近的單詞來“以舊帶新”,既鞏固語音知識,也快速記憶新單詞。如學習name時,以前學生學過cake,讓學生通過由cake而想到name的發(fā)音。這樣,不僅鞏固了a在開音節(jié)中的發(fā)音,也利于學生不費吹灰之力記住name這個新單詞,起到“溫故而知新”之效。
2.“聚沙成塔”――“以點帶面”
所謂“聚沙成塔”就是由一個單詞,拓展、想象出一類的單詞。如學習bag時,教師可以現(xiàn)在黑板上畫一個簡筆畫“包”,讓學生首先指導這個單詞的意義,將詞和意聯(lián)系起來,再帶讀這個單詞,引導學生體會這個單詞中a的發(fā)音特點是字母本身音還是相對短元音。再從學過的單詞中找出這類單詞,如am、and、apple、black、map等,在學生反復讀這組單詞時,教師可以給出一些新單詞,讓他們跟著感覺讀出來,如plan、land、sand、swam、sat、sang等,這樣利于學生“觸類旁通”。
3.“游戲互動”――激發(fā)興趣
語音知識枯燥,教師的灌輸,無疑對學生來說味如嚼蠟,而游戲可以促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互動,活躍課堂。
如“天平平衡”游戲。把th字母組合以及oo字母組合分別以“砝碼”的而形式,放在天平的兩個托盤內(nèi),將學生分成兩大組Super boys&Super girls,讓他們盡可能多地分別寫出含有th和oo字母組合的單詞,并且準確地讀出所寫的單詞,看看哪個小組寫得多,讀準確得多,哪個組就獲勝。
“蜜蜂采蜜”游戲、“踩尾巴”游戲、聽音寫單詞游戲,看單詞搶讀游戲等,都是語音教學中,可以開展的游戲和活動,使語音教學充滿生機、課堂充滿笑聲和歡聲,提高語音學習的參與率,提高語音教學質(zhì)量。
4.開展實踐――促其活動
在語音教學時,可以開展實踐活動,以活動促進語音的學習。如讓學生小組為單位,合作制作音標大轉(zhuǎn)盤,然后一人轉(zhuǎn)動轉(zhuǎn)盤上的指,其他學生搶讀指針指向的音標。活動的開展,調(diào)動積極性,促其互動。
總之,語音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力避“輕之”的做法,注重和創(chuàng)新語音教學,讓語音教學的重視和有效開展,減少兩極分化、解決單詞記憶困難、力避漢語式發(fā)音等弊端,讓語音助力學生提高英語成績和綜合能力,徹底改變“啞巴英語”,使英語學習不再難。
參考文獻:
[1]閔淑娟.淺談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英語語音教學[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6,(01).
篇4
1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性
如今,應試教育仍是衡量學生的唯一重要標準。很多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還是更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將智育和德育分割開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現(xiàn)了學生“高分低品”的現(xiàn)象。更為嚴重的,人格障礙、社會不良現(xiàn)象紛紛出現(xiàn)在青少年當中,這些都在給我們的社會和老師敲警鐘。作為教師的我們,教書也要育人,應清醒地認識德育的重要性,改變“分數(shù)至上”的教育理念,為社會培養(yǎng)一批品德高尚、素質(zhì)過硬的優(yōu)秀人才。
2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可行性
德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部分,任何一門學科都應善于發(fā)揮其學科特點,進行德育滲透。而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德育中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材內(nèi)容豐富,涉獵廣泛,有談論家庭、學校、問候語、時間、飲食等多種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內(nèi)容,為我們在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提供了源泉,展現(xiàn)出了很大的可行性。
3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幾點嘗試
基于以上兩個方面,本人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充分重視德育滲透,將知識傳授和品德教育相兼容,做了以下的幾點嘗試。
3.1教師示范引領
加里寧指出:“教師的世界觀,他的言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xiàn)象的態(tài)度都這樣或那樣影響著全體學生。”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教師的一言一行對愛模仿的小學生來說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學生在學習了問候語“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Hello,howareyou?”后,我便要求孩子們每天早上進校門、平時看到老師和同學都要用英語打招呼。剛開始孩子們或是因為膽怯,或是還不習慣,能主動、大聲打招呼的并不多。于是我想,孩子們不主動,那就老師主動吧。只要輪到我值班的早晨,我都會笑容滿面地站在校門口,迎接到校的孩子們,并且親切地對他們說“Goodmorning!”平時在走道間遇到,搖搖手,說聲“Hello!”慢慢地,有越來越多的孩子積極地回應我;再后來,每個孩子進校門都會用英語和值日老師、值日學生問候!有的孩子更是一個不落,熱情主動地用英語和叔叔、阿姨打起了招呼,惹得叔叔阿姨們一陣歡心!校園里充滿了禮貌和熱情,這樣和諧的校園氛圍不是更利于培養(yǎng)孩子健康樂觀的身心嗎?從此以后,我認識到了教師對學生的示范引領作用,也更注重自我言行,讓其為我的英語教學提供更多的便捷。平日里,多說一句“Please”、“Excuseme”、“Thankyou”,學生都會好奇地模仿,知道意思后自己也嘗試運用。有些東西,不用教,學生就已經(jīng)在我的言傳身教中學會了。學生不僅掌握了英語語言知識,更是把文明禮儀、熱情禮貌變成了自己的一種習慣。這樣一舉兩得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3.2課堂滲透感悟
課堂是我們教育教學的主陣地,也是學生掌握知識、習得技能、陶冶情操的重要活動場所。教師應該依托課堂教學,結合教材內(nèi)容,讓學生感受德智兼?zhèn)涞慕逃?。充分挖掘教?我們小學英語的教材中有很多方面可供教師進行德育滲透。找準教育契機,教育很多時候是潤物細無聲的,它不完全是預知的。很多有效的教育恰恰是因為它的自然流露。如執(zhí)教3AUnit7《Time》一課,學生學習了英語的時間表達方式,以及提醒別人做某事It’stimeto….我以卡通人物Mickey貫穿課堂,最后讓學生朗讀了Mickey一天的安排。學生發(fā)現(xiàn)Mickey老是遲到,是個很不好的現(xiàn)象。我讓學生說說對time這個詞的感悟,有的道出了“時間就是金錢”的名言,有的流露出了對時間的珍惜,有的保證說以后再也不遲到,有的自信地說“我要利用好課上的每一分鐘,過好每一天!”順勢,我引導學生認識到,不認真上課、不按時完成作業(yè)都是浪費時間的可恥行為。學生有了這樣的意識后,慢慢地在班級里出現(xiàn)了一股“時間”旋風,刮走了學生的懶惰和散漫。
3.3用好教學形式
英語教學的形式是多樣化的,在兒歌、故事、游戲、對話等不同的形式中,利用恰當?shù)慕虒W形式,能讓德育事半功倍。從兒童的年齡特點來看,十幾歲的孩子對音樂有很強的感受力和模仿力,容易被音樂藝術所熏陶。那么對這類兒童采用歌曲的教學形式,滲透德育,會收到不錯的效果。如《Wearehappybees》,歡快的節(jié)奏唱出了學生要當勤勞的小蜜蜂的心愿。若配上音樂,故事便更有了讓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其所帶給學生的德育熏陶就更深入了。
3.4課后拓展延伸
篇5
【關鍵詞】英語教學;學法指導;因材施教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初中使用的新教材為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要求教師應積極主動地轉(zhuǎn)變教學觀念,調(diào)整教學方式和行為?!耙匀藶楸尽保⒅貙W生學習成為一種自覺行為的學習觀,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但在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小學英語教育和初中英語教育在許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小學生升入七年級后,往往會遇到種種困難,產(chǎn)生種種不適應,從而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下降,學習成績滑落。根據(jù)調(diào)查、比較、分析筆者認為這主要是由于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差異原因引起的:
(1)中小學英語教學策略的差異。目前,中小學英語教學策略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絕大多數(shù)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教學活動基本上是采用直觀法。事實上,小學英語教學只要求小學生通過感知語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學習任務。然而,到了初中之后,隨著語言學習的內(nèi)容增加,初中起始階段的學生學習英語時除了感知材料外,還要求必須理解語言材料。這也就要求初中起始階段的學生學會運用理性思維的方法來學英語。一旦學生的學習方法與老師的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不吻合,學生就適應不了新的理性思維的學習方法。英語的教與英語的學就會相脫離。加上小學英語內(nèi)容簡單、易學,在小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上幾乎是邊學邊玩。而且,小學生好奇心要比初中生強,并且好動、好玩。在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師經(jīng)常利用游戲、唱歌、模仿等形式組織課堂教學,正好適應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比較高。而當他們步入中學后,英語課程標準中“學唱英文歌曲”等趣味性英語教學方式也沒有了,“培養(yǎng)小學生的好奇心、興趣、愛好”朝著培養(yǎng)中學生“初步學習英語的信心”轉(zhuǎn)化。學生再也不會認為英語學習是“好玩”的了。而是作為一種“學習負擔”。一旦英語教師沒有注意這種變化,學生就會適應不了七年級的英語學習。所以如何保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成為中學初級階段必須注意的問題。
(2)中小學英語學習環(huán)境變化的差異。 中小學學生英語學習環(huán)境上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小學生進入中學后,他們將面臨著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他們對校園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和任課教師都感到很陌生。例如,大部分七年級學生對新教師教學方法、語音、語調(diào)、板書、言談舉止等方面都不是很適應。加上小學英語教材基本上是圖文并茂,講究趣味性、直觀性;而初中英語課文內(nèi)容比較復雜,并且詞匯量加大,學生對此感到既好奇,又陌生,又不理解,以至于影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效果。
(3)中小學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差異。 剛進入七年級的學生,英語水平就不像小學生剛學英語時那樣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由于小學生在小學已經(jīng)學習多年英語,加上各小學的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上采用的教學方法及要求不同。此外,環(huán)境、家庭和個人等因素造成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七年級英語教師對具體某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nèi)绾胃疽粺o所知,因此初中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師如果不注意教學的銜接過渡,勢必直接影響初中英語教學質(zhì)量。開展初中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與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研究有助于解決小學生不能夠很好地適應初中學習而導致當前初中兩極分化現(xiàn)象日趨嚴重的棘手問題,從而有助于保證九年義務教育質(zhì)量的穩(wěn)步提高。它有助于加快中小學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軌,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九年義務教育質(zhì)量,順利地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任務。區(qū)域推進中小學英語教育工作,對初中和小學的英語教育進行通盤考慮,研究初中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與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就具有了重大的價值。
二、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1)過分強調(diào)應試,忽視了對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進入初中后,有些教師認為應該讓學生早些接觸中考題,才會提高升學率。因此,一切教學活動圍繞中考方向轉(zhuǎn),中考不考口試,教師在教學中就忽視口語練習,一味加強應試訓練,以致學生漸漸失去了小學時培養(yǎng)的對英語會話和表演的興趣,雖然擅長做選擇題了,但口頭表達和交際能力卻很差。
(2)忽視中小學的教學交流。由于為數(shù)不少的中學英語教師不了解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方法手段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大約要花去整個學期的時間來了解和適應學生,因而貽誤了最佳教學時期。初一第一學期,剛剛進入初中的小學生們對初中的英語學習充滿憧憬與興趣,如果加以及時引導,是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因此,每當新學年開始,應組織初一年級英語教師到小學聽課,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師的教學風格,為中學英語教師在教材內(nèi)容、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心理等方面做好與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提供感性認識,圓滿完成從小學英語到初中英語教與學的銜接。
三、幾點思考
(1)小學與初中的銜接不僅僅是知識體系的銜接,更重要的是銜接學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有效的學習策略;銜接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語言的感受能力、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今后的教學中,中小學英語教師要加強溝通及時反饋,共同做好初中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與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工作。
(2)定期開展中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活動,加強中小學外語教師在教學方法、課堂模式、評估、教案等方面的交流,促進對話,共同提高。在適當范圍內(nèi),中小學英語教師聯(lián)合開課,輪流執(zhí)教。
篇6
一、在校園里營造英語文化氛圍
為了營造校園良好的積極的英語文化氛圍,我們應力求做到:讓學生一踏進校園,就能被強烈的英語氛圍所圍繞,這樣師生可以共同在充滿人文氣息的英語文化氛圍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英語素質(zhì)。
1.英語遍及校園的每個角落
充分利用校園中一景一物的教育意涵,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循序漸進地接受熏陶。校園的一花一草一木、所有的辦公室、教室名稱、玩樂場地的器材名稱、所有指示牌、警句牌、德育專題用語等都用英漢雙語書寫。如教師辦公室Teachers' Office;女廁所Ladies' Restroom等。在花壇綠草中的警句牌如:I'm sleeping. Let me alone.(小草正在睡覺,請勿打擾)
2.充分利用英語板報
校園板報的編輯內(nèi)容應不拘一格,具有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特點,可適當介紹一些節(jié)日的小知識,英語趣聞,諺語等;可以介紹異域風情,展現(xiàn)別樣的外國文化;可以答學生問;可以反映最新的校園動態(tài);可以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作業(yè)和適當?shù)恼n外材料補充等。盡量做到形式的形象生動,內(nèi)容的豐富知趣,充分融合英語學習的知識性和趣味性。
3.構建多方位的英語視聽系統(tǒng)
學生每天早上在門口站崗時用響亮的英語向師生們問候,這樣大家每天進校門時便輕松地感受到濃濃的英語氛圍。還可利用校園自動廣播系統(tǒng)的播音功能進行早晚問候的廣播節(jié)目。當學生興高采烈地走進校園時,如果聽見這樣的問候“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Today is fine. Have a good day!”心中便覺得一天有了良好的開始。傍晚時分學生們離開校園時,如果從廣播里聽到這樣的叮囑:“Hello, everyone. Are you happy today? It's time to go home. Keep the line . Don' t forget your things. See you tomorrow!”這種別致的告別與祝福又會讓學生倍感關懷。也可以用英語兒歌作為上下課的音樂鈴聲。
二、教室環(huán)境的布置具有英語特色
教室學英語的氛圍營造好,能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誘發(fā)語言學習的潛能,讓學生在耳聞目睹中感知英語。
1.教室物品用雙語標注
首先,用英漢雙語書寫的名人警句貼在教室兩邊的墻壁上,并定期更換。教室的其他布置都努力做到與英語學習相掛鉤。如:印有英文詞組的窗簾,標有英文說明的盆景植物,英漢雙解的班級常規(guī),還有擺放整齊、隨手可及的學習輔導書等。另外,還可以用英語標簽粘貼教室的用品及各自的文具:schoolbag(書包)、pencil-case(文具盒)、textbook(教科書)、notebook(筆記本)、computer(電腦)、teacher's desk(講臺)等。
2.教室前墻的黑板設“英語角”
學生在教室里視線停留最多的地方是黑板,積極利用這塊寶地,使學生隨時感受英語的存在。在黑板左上角特地加一欄,輪流的值日生擔當起用英語書寫的任務,寫好當日日期、時間、天氣和課程安排,以及每日一句名言或日常用語。鼓勵大家一起練習說,通過直接刺激、盡力模仿、反復強化,由少到多、由易到難地逐漸掌握簡短的日常用語表達方法,從而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集體學習環(huán)境。
3.教室后墻的黑板報設英語園地
英語園地可以由“英美文化薈萃”、“英語快餐”、“詞匯銀行”等幾個固定板塊構成,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適當安排布置,有利于學生們更進一步地了解相應主題的內(nèi)涵。在學了“Animal”話題后,要求同學們在“詞匯銀行”中搜集一些常見的動物單詞(包括書中出現(xiàn)的和查閱到的),在“英美薈萃”中呈現(xiàn)各個國家的標志性動物,圖文相應成彰,使學生在做做、說說、畫畫等環(huán)節(jié)中感受英語融于課外的快樂。還可根據(jù)學生掌握的英語水平,布置一些與教材同步的練習,語法知識,也可以是一些復習詞匯的項目活動,如填字游戲,單詞接龍等。
三、利用實物教具營造教學情境
心理學研究證明,教學中所展示的形象越是直觀、鮮明、有趣、生動,就越能縮短學生感知的時間,越能最大程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胃口,激發(fā)學生認知的潛能。大部分單詞在小學英語課本中是表示具體的事物,如學習用品、交通工具、動植物、顏色、身體、食品、玩具、衣物、學校等。那么在教學這些類別的單詞時,可通過實物或?qū)嵨锬P蛠碓佻F(xiàn)單詞,激發(fā)學生大腦興奮,形成深刻持久的印象。
篇7
一、農(nóng)村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
農(nóng)村學校的學生底子薄,師資水平參差不齊,教學設備條件有限,沒有多種多樣的教具以及電腦、幻燈片等多媒體工具的幫助,只是簡單的一個黑板,一只粉筆,加一個錄音機和一本書,又缺乏較好的英語語言學習環(huán)境,特別是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與評價手段單一,因此,英語的教學質(zhì)量提高的速度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求。農(nóng)村學生沒有去參加其他輔導班、英語培訓班的學習,一個星期三、四節(jié)的英語課是他們學習唯一的來源。同時,農(nóng)村小學普遍班大人多,特別是小城鎮(zhèn),隨著城鎮(zhèn)人口的增加,縣城小學每班60―70人,這及不符合交際討論式教學法的要求,課堂上、模仿對話的操練只能在少數(shù)學生之間進行,大多數(shù)學生不能參與,只好呆坐課堂。農(nóng)村學生個人素質(zhì)方面差。首先,學生素質(zhì)基礎太差。這主要指學生必備的學習基礎和綜合練習能力,包括理解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等。其次,學習習慣不良。小學階段,學生習慣于“保姆”式呵護,被動地接受教師的安排,掌握不了學習的主動權,課外作業(yè)僅習慣于抄寫等書面形式,難以高質(zhì)量地完成背、默、聽、說等軟性任務。再者,學習心態(tài)也不夠端正,學習外語的好奇、愿望、自信等明顯滯后。針對種種情況,作為農(nóng)村的小學教師必須找到一條適合農(nóng)村教學現(xiàn)實的途徑,在英語課上發(fā)掘出達到最好課堂效率的良好方法和途徑。
二、針對現(xiàn)狀,采取對策
小學英語教學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它需要長久的磨練才能見成效,正如我們所感受到的那樣,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的英語教學就是要不斷的積累,不斷的探索研究,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這樣,會讓學生學的學習興趣更高,會使我們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在教學中常用各種方法,如“表演法”、“競賽法”、“游戲法”等。例如:
a.當“小老師”、“模仿秀”。比如說“Talk a bout it”。這一模塊中,我們就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地模仿,帶表情說句子。如“I am hungry。”(可以作饑餓狀);“I am thirty.”(可以作口渴狀);還可以鼓勵學生上講臺當“小老師”,領讀句子。讓他們模仿教師平時上課時的表情、動作,鼓勵他們學著使用課堂用語。比如說“Stand up”“very good”,“Sit down,please”.
b.把身體語言帶入課堂。小學英語內(nèi)容簡單,但學生大多初次接觸,因此教起來卻不太容易。美國心理學家通過實驗得出這樣的結論: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調(diào)+55%的面部表情及動作??梢娦误w語言是有聲語言的重要補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采取形象、生動、新奇、有趣的方法,充分調(diào)動各種感官,運用肢體語言進行教學。在教單詞或句子時,我們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做動作,甚至做夸張的動作或用夸張的朗讀語調(diào),孩子們特別喜歡。“big”兩手張開畫個大圈,“small”用兩手指做個特別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個瘦的動作。學完單詞后,老師做出動作,學生就會說出這個單詞。
c.表演法。例如我常用的表演法,讓學生利用每課的前五分鐘表演鞏固已學句子,具體做法是:學習小組表演對話,能說什么就說什么,說錯也沒關系。這樣就不會讓學生感到有說錯要批評壓力Hi,Jim.Hello,Mike,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too.――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Jim. How are you ? Fine,thankyou.And you? I am fine,too. Y又如在教學鞏固toothache,earache,backache,headache,stomachache,fever,cold和cold這幾個生詞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游戲:(黑板上貼上這些生詞卡片或?qū)懮仙~)找三位學生上臺,其中一個學生做牙痛,背痛,頭痛,胃痛等動作,全班學生根據(jù)這個學生的動作說出單詞,臺上另外兩個學生比誰指得準、指得快。這個游戲的覆蓋面就很廣,達到了全員參與的目的。
d.兒歌說唱法。針對孩子們天生活潑好動的性格,教唱英語歌曲,形成輕松的學習氣氛。我觀察了我所支教學校六年級三個班的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班的學生對流行歌曲非常感興趣,在課間都播放流行歌曲。我把英文兒歌的磁帶放到他們教室的錄音機里,然后學生嫌兒歌不好聽,我就又改變策略,在課間給學生播放一些英文流行歌曲:如:The day you went away, God is a girl,Yesterday once more, Changing partner等。學生很喜歡聽,但是不會唱,所以第二天我就把這些歌曲的歌詞打印好,發(fā)給他們,叫他們唱,并且在利用每堂課的課前讓學生一起唱,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如有一次學生關于顏色的單詞,學生很容易混淆,于是我教了學生這樣一首兒歌:“Monkey,Monkey真頑皮,手里拿著大畫筆,畫片天空是藍色,blue,blue是藍色;畫朵白云是白色,white,white是白色;畫片草地綠油油;畫串香蕉是黃色,yellow,yellow是黃色;最后拿起棕色筆,Brown,Brown是棕色;對這鏡子畫自己,棕不溜秋不美麗,哭著鬧著找mummy。”我也曾讓他們根據(jù)歌曲的意思自己編動作,孩子更是喜歡,有些孩子的想象力十分豐富,動作編得比我還要好。
e.利用實物,充實教學。其實教師、學生及教室內(nèi)的一切陳設都是資源,課堂本身就是活生生的資源,教師應充分利用這個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語言的實踐活動。
篇8
教學游戲化
陳鶴琴先生說過:“游戲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動,不管年齡性別,人們總是喜歡游戲的,健康的小孩子是好動的快樂的?!庇螒蚴莾和钕矚g的學習活動之一,假如英語課上,教師能把英語的學習活動當作游戲,那么學英語不是會變成更有趣、更快樂的活動了嗎?
聽音畫畫游戲 聽清楚老師的指令,在紙上畫出對應物。如在教學臉部的單詞face、nose、eye、ear、mouth、head后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張face,然后讓學生捂上眼睛draw a Dose(a mouth、ears、eyes),把學生興趣一下子激發(fā)出來,使他們覺得學英語真有趣。
猜猜看游戲 如教師做動作讓學生猜單詞,或?qū)W生做動作讓其他學生猜這樣的學習游戲。在學習文具類單詞后,筆者拿來一只大罐子,先在里面放一些文具,用“What’s in the box?”問題,讓一部分學生藏,其他學生猜。
教學活動化
陳鶴琴曾說:“沒有一個兒童不好動的,好說好動是兒童的天性?!辫b于此,筆者在英語教學中,經(jīng)常采用教學活動化的策略。
玩中學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幾乎每個單元都有幾個英語指令和幾首英語歌曲,筆者就設計出與指令、歌詞相符的簡單動作,隨著富有節(jié)奏感的指令和瑯瑯上口的歌詞,帶領學生一邊聽磁帶,一邊做動作。有時也請做得好的學生帶領大家一起做。這樣,充分調(diào)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孩子始終處于主體地位,真正做到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角色扮演活動 在學完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3A Unit1第三課時,筆者讓學生拿出家里帶來的熊、狗、兔等課本上學過的小動物玩具,進行表演。A:I have a Teddy Bear.B:Oh really? May I have a look? A:Sure,here you are.并擴展到更多的動物。通過角色扮演活動,每位同學積極參與,并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實際運用語言,使學生覺得是在與別人進行交談,并鼓勵學生在已學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擴展,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進行交際。
小組競賽活動 陳鶴琴說過:“比賽這種活動,不要說小孩子喜歡做,成人也都喜歡的,孩子大都喜歡比賽,喜歡競爭的?!痹谡n堂教學中,筆者通常把學生分成幾個競賽小組,小組可以用Yellow(黃隊)、Red(紅隊)或者A、B等已學過的單詞命名;小組競賽可以貫穿課堂始終,也可用于某個游戲中。例如,在復習食物單詞時,把學生分成Boys(男)、Girls(女)兩組:一組學生分食物圖片,比如漢堡包;另一組學生分食物詞卡,如hamburger等。當老師說I like hamburger,拿圖卡和詞卡的學生快速跑向講臺,誰先到達誰是第一。暫時落后的小組會說“再給一次機會”,使他們知道失敗后的嘗試比成功更重要。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取得進步,更激發(fā)了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熱情。
教學生活化
縱觀我國的傳統(tǒng)英語教學,初一就開始接觸英語直到大學畢業(yè),歷經(jīng)十多年,時間可謂不短,但真正能熟練使用英語對話的人寥寥無幾。究其原因,除錯過了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機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語學習的氛圍不濃,沒有進行生活化學習,這也是與母語學習成天壤之別的最大原因。陳鶴琴的摯友陶行知提倡“生活即教育”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加強生活化教育,能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
創(chuàng)設模擬情景 教學融于學生中間,并用英語進行交流。創(chuàng)設模擬日常生活情景,如在“I’m tired.”“Me too.”對話中,老師可以一邊打哈欠,一邊用疲倦的聲音說話。當學生說“I’m tired”時,也可以作出一副精神不振的樣子,甚至可以伴一個伸懶腰的動作。在這種模擬生活化的情景中,學生輕松學習英語。此外,教師還可以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在欣賞大自然美色之中學習“Blue Sky”“Red Flower”等。
加強生活化英語訓練 如學生進教室門、老師辦公室門甚至家門時,讓其說“May I come in?”遇見別人(包括教師、學生和家人),讓其互說問候語:“Good afternoon.”“Good morning.”經(jīng)常進行這樣的訓練,以加深對語言學習的“布羅卡斯區(qū)”的刺激,保持該區(qū)域的靈敏和活力,為今后更好的學習外語打下良好基礎。同時,還應把學習英語的范圍擴大到家庭。有的學者曾列過這樣的公式“5+2=0”,即五天的學校教育加上兩天的家庭及社會教育,最后的學習效果成為零。鑒于此,更應加強家庭學習英語的氛圍,把生活化教學落到實處,加強與學生家長聯(lián)系,讓其配合并能在家庭中營造良好的學習英語環(huán)境,多鼓勵子女學講英語,從而真正實現(xiàn)“教育即生活”的較高境界。
篇9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現(xiàn)在小學基本上都開設了英語課,小學英語教學事業(yè)辦得轟轟烈烈,英語教育已受到普遍關注和重視。但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注重教學策略研究很有必要。
一、小學英語教學的特殊性
小學生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在學習方法、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果等方面的特殊性,這些特點包括下列幾點。
第一,在思維方式方面,小學生的思維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漸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為主,但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以感性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他們喜歡比較新奇的東西,有強烈的愿望去親身體驗和嘗試。
第二,在記憶規(guī)律、注意力集中方面,小學生擅長短時記憶,對很多知識點他們即使沒有完全理解也能很準確地記住。這一點對學習語言來講是很有益的,孩子們記憶單詞的速度往往很快,尤其是一些比較形象的關于動物、五官之類的詞。
第三,在心理特征方面,小學生好奇心強,勇于嘗試新鮮事物,他們喜歡表現(xiàn)自己,一旦小有成就想讓老師、小伙伴們知道。小學生做事的時候沒有明確的目標或目的,而僅僅是在某種心態(tài)的推動下進行的。他們的學習與同伴、與教師有著重要的聯(lián)系。
第四,在智力能力方面,小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有他們自己的認識世界的方法,喜歡以他們自己的方式理解周圍的人和事。他們已經(jīng)學會了自己的母語,但是還缺乏對母語的深層次的認識。
二、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一)突出口語教學
人的語言能力首先是從發(fā)展語言技能開始的,特別是聽、說的技能。在小學階段開設英語,不能要求小學生象初中生、高中生那樣,系統(tǒng)地理解和掌握英語語法、句式、慣用法等。小學生比成年人或中學以上年級學生的膽子大,愛說好動,模仿能力強,記憶力強,一開始學習英語就注重口語教學,在循序漸進的英語口語訓練中,就一定能培養(yǎng)起學生的聽說能力。在小學英語入門階段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語調(diào)。一開始,語音、語調(diào)學不好,進一步學好外語就會產(chǎn)生極大的困難。因為英語這種語言是用語音來連結形與義的,不象漢語而具有抽象性。因此,耳聽、口說的口語基礎訓練不僅能培養(yǎng)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而且是英語學習的需要。突出口語教學,還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語言學習的目標就是口語交際,利于長遠發(fā)展。實踐證明,語言教學特別是入門階段的語言教學,如果花費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機械地記憶脫離語境的詞語,學習他們很難理解的語法知識,是嚴重地違背學習規(guī)律,其教學效果當然不好。
(二)適當運用體態(tài)語言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適當運用得體的體態(tài)語言,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一是體態(tài)語言運用要恰當準確。否則,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影響教育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比如:在教學中,當講到興奮處,眼睛要散發(fā)出興奮的光芒,面部表情歡快;講到悲憤時,眼睛呆滯,面部痛苦等等。但切忌用手大聲拍擊桌子、跺腳、狂笑等夸張動作來表達情感。二是體態(tài)語言運用要自然流暢。在教學中,教師的體態(tài)語言要和自己的內(nèi)心活動相一致,做到親切自然,莊重大方,真正體現(xiàn)教育者真實、美好的形象。此外,教師的手勢、眼神、表情和姿態(tài)運用要自然流暢,不要給學生故意造作、扭捏的感覺,否則會影響教學效果和教師形象。三是體態(tài)語言運用要協(xié)調(diào),注重整體配合。首先,教師所用的體態(tài)語言要與教學內(nèi)容協(xié)調(diào)配合。通過體態(tài)語言的運用,真正做到輔助、強化教學內(nèi)容,提升教學效果;其次,有聲語言和無聲體態(tài)語言之間要協(xié)調(diào)配合,使二者相輔相成。如:處理違紀行為時,除用語言的制止之外,眼神的注視、手勢的強調(diào)、表情的氣憤等組合作用會產(chǎn)生更強烈的效果。四是體態(tài)語言運用注意文化差異。作為跨文化交際使者的英語教師,我們應該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盡可能掌握一套標準的英語教學體態(tài)語言。在具體運用中,要充分考慮文化差異,尊重英語文化。可以向?qū)W生說明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體態(tài)語言運用存在的差異,以免誤用。
(三)圖文并茂活躍課堂氛圍
圖文并茂是小學英語課程的一項重要教學要求。尤其是在缺乏自然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的情況下,為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接近原汁原味、地道的學習語言的機會,應該充分地利用多媒體設備圖文并茂地向?qū)W生展示,在外語課上再現(xiàn)生活情景,使學生邊聽、邊看,生動活潑地學習外語,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教學中的圖示可以使抽象的詞匯形象化、具體化,加深學生對其的影響和記憶,能很好地提高教學效果。例如,教狗“dog”、貓“cat”等時,教師應同時給學生呈現(xiàn)一幅含有狗、貓的圖片,這些圖片,具有新穎性、生動性、趣味性,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更能使學生容易接受,形成形象記憶、輕松記憶,從而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也能使小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等能力得到發(fā)展。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小學的英語教學應很好地把課內(nèi)教學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良好的課外英語拓展給學生英語學習提供了無窮的動力,為教師下一輪的英語教學預設給予了極大的幫助,這無疑是一個良好的循環(huán)。小學英語課外活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年齡、性格、興趣和特長,采取不同的活動形式。一是開展各種英語競賽活動,針對低、中、高年級學生,確定不同的活動主題,如英語歌比賽,英語書寫競賽,英語表演等,以班會的形式開展這樣的英語活動,這樣,同學們都有表現(xiàn)自我、在活動中交流、在活動中提高的機會。二是開展英語沙龍活動,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每一次活動都可以成立專門的學生智囊團,由智囊團承擔確立主題、寫主持臺詞、出宣傳海報等一系列的工作,活動成員表演他們喜愛的節(jié)目,從中體驗成功,感受語言的魅力。三是舉辦英語角活動,給想說英語、愛說英語的學生們提供一個自由交流的場所,可以每一或兩周舉行一次活動,每次由一個班同學組織,各班學生自行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從而減少了課堂上的拘束,面對和自己同齡的孩子,學生們很容易克服害羞的心理,積極參與到交流中去,將課堂上的知識真正運用到生活中來。此外,還可以舉辦英語小組活動,開辟英語學習園地等??傊_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既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又可以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但同時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具體的英語課外活動時,教師要正確認識到自己在活動中擔任的角色。教師在其中應該起的是“協(xié)助者”、“組織者”的作用,而不是“主導者”、“控制者”。學生才是活動真正的“主角”。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活動中做到“自我活動”、“自我反饋”、“自我完善”,讓他們無拘無束地用英語“說心中所想的話”及“做心中想做的事”,輕松學好英語。
(五)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不但要努力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更應注重師生雙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教師應該給與學生更多關愛,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不斷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讓學生不怕出錯誤,敢于開口說英語,真正做到“還學生的主人地位”。因此,我們必須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在現(xiàn)實的師生關系中,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更是或應是一種伙伴關系,是對話、理解欣賞、相互傾聽、彼此信任、激勵關懷的關系,不是我――他”,而是“我――你”關系。和諧是師生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愛是其中的核心要素。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shù)臒崆?,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更應如此。愛使教師與學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歡樂,分擔挫折的煩惱。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
三、結語
總之,小學英語教學應是一種啟蒙教育,因此需要充分地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創(chuàng)建適合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和年齡特征的教學活動,為他們提供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在教學中循序漸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獲得良好的英語聽說能力和語感,為其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毅,馬秋鴿.現(xiàn)階段小學英語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J].考試周刊,2009(38).
[2]劉春久,高桂芳.小學英語教育現(xiàn)狀與思考[J].教育探索,2008(5).
[3]孫桂華.深究小學英語教育的興趣能力培養(yǎng)[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6).
[4]安鳳歧,梁承鋒.小英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90.
篇10
關鍵詞:寓教于樂;情感教學;教學方法;小學英語
寓教于樂原本是古羅馬詩人賀拉斯提倡的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態(tài)度。由于藝術中包含的真善美必須通過鮮明的個性表現(xiàn)出來,讓受眾更加感性地認識并輕松的接受,所以寓教于樂是需要心靈和審美情感的交融。將這種創(chuàng)作的態(tài)度應用到當代小學英語的教學中來,能讓每個孩子都能輕松愉快地學習英語,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孩子們的審美心靈。
雖然目前小學英語教師師資比較充足,但是能與英語新課程相符的有效的教學方法還比較欠缺。老師教學方式單一,難以吸引孩子們的目光,難以提高孩子們對英語學習的樂趣。這個問題體現(xiàn)在英語的教學中,表現(xiàn)為孩子們學習自覺性很差,學習英語的態(tài)度不端正。所以,尋找一種讓孩子們主動學習英語的教學方法迫在眉睫,我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倡導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們在快樂中主動拿起他們手中的英語課本。
要使孩子們能在快樂的氛圍中更好地學習英語。我覺得需要培養(yǎng)一種情感教學方式。而所謂情感教學就是老師通過一些特殊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站在孩子們情感需要的角度上著想,激發(fā)和調(diào)動孩子們的自覺性,促使教學和學習都朝著積極的、前進的方向發(fā)展。情感是決定一個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主導因素,能夠讓孩子們的心靈與學科發(fā)生奇妙的反應。作為老師,應該用這種教學方式的主導性來調(diào)動孩子們內(nèi)心中的非智力因素,帶動課堂內(nèi)容的多樣化和效率化。具體可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給孩子們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
所謂萬事開頭難,每一個英語老師都必須認真對待自己的第一堂課。因為孩子們對于他們所遇見的老師的第一印象直接決定了他是否有興趣繼續(xù)學習。對于第一堂課上的老師和第一節(jié)英語課這兩個“新事物”都保持一種新鮮感和好奇心。一個親切、富有愛心、經(jīng)常微笑的老師是會讓孩子們尊敬和喜歡的。
二、英語老師要把課堂當作是一個家庭
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要學會用關愛的語言贊美和鼓勵每一個孩子。要寓教于樂,老師必須先是快樂的,時刻都要用微笑感染孩子們。快樂的課堂無疑會培養(yǎng)孩子們真誠、善良、樂觀的性格。作為師長,每一個英語老師都要學會轉(zhuǎn)變自己的角色,要學會給自己定位。一個積極樂觀,喜歡微笑,教學富有愛心的英語老師是一堂高效率英語課必備的前提。小學英語老師既要在課堂中做老師、又要做家長。做老師是不失師長的風范,做家長則是不失對孩子內(nèi)心的換位體驗。
三、要在教學內(nèi)容上多花心思,多學習優(yōu)秀的英語老師和英美等國家的先進教學方法
寓教于樂,關鍵在于一個“樂”字。英語畢竟是一門外國語言,抽象的和缺少新意的游戲在多次使用后也會失去其吸引力。所以,英語老師要不斷地創(chuàng)建各式各樣的具體的情境,不僅要有親切豐富的語言,音樂、圖畫等過渡性的方式也應當變換運用。語言畢竟是抽象的,越往高年級走,這種特征越明顯,所以要創(chuàng)造一個聲音畫面俱全的環(huán)境讓孩子們順利地過渡到抽象的英語語言學習中去。
比如在學習number的課堂上,游戲就是最好的方法。首先讓孩子們回顧學過的one,two,three,four,five。并同時呈現(xiàn)印有阿拉伯數(shù)字的彩色卡片。邀請學生進行配對游戲,將1~5之間的5個阿拉伯數(shù)字正確的與英文書寫相配對,并讀出配對的英文數(shù)字。因為簡單的、重復的訓練不僅可以減輕孩子們的學習負擔,還可以加深孩子們對英語數(shù)字讀音的記憶。在接下來要教學的six,seven,eight,nine,ten的過程中,要用聯(lián)想的方法教孩子們學習。比如:
老師:同學們,火警的電話是多少?
答:119。
老師:那么我們用英語說就是one,one...
這樣引導孩子們說出nine來。
再比如可以讓孩子們做10以內(nèi)的簡單的數(shù)學加減法。讓學生用英語說出得數(shù)。因為這些簡單的加減法對孩子們來說已經(jīng)易如反掌了。所以每個同學都爭先恐后地搶著回答。這樣一來,學生感覺自己就像在做數(shù)學口算題一樣,很輕松很開心,對英語中的那些數(shù)字的讀音記得又牢固又準確。
四、英語老師要努力探討符合孩子們心理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方式
我們國家的孩子學習英語最大的毛病就是虎頭蛇尾。這對順利過渡到中學去學習難度更大的英語內(nèi)容是非常不利的。孩子們的心靈比較脆弱,需要老師經(jīng)常鼓勵,建立自信心。
例如,當孩子們有些厭倦英語的時候,老師可以停下來讓學生來玩玩游戲,轉(zhuǎn)移孩子們的注意力,暫停學習。然后檢查自己是否安排了過多的學習任務;抑或是學習的難度太大,需要調(diào)整教案。
再如,春天到來的時候,帶孩子們?nèi)ヌご海ゴ笞匀?,用英語和漢語教孩子們認識各種熟悉的花的名字,慢慢擴展到各類大自然的事物,重新點燃孩子們學習英語的熱情。多和孩子們交流玩耍,帶孩子們體驗自然,在體驗的過程中穿插英語教學,讓孩子們回憶所學,又在認識自然的過程中接觸更多地關于英語方面的知識。還應該掌握每一個孩子的性格特點,用各種競賽的方式獎勵每一個孩子。
寓教于樂式的情感交流是一種最好的溝通方式。對于孩子們學習的效果,我們每一個英語老師都必須靈活地組織自己的教學模式,讓新鮮的血液流淌在寓教于樂式的教學血管中。把英語課上成活潑有趣的語言技能課,讓學生在學中樂,在樂中學,真正享受學習英語的樂趣。在將來的教學生涯中,我將繼續(xù)研究寓教于樂的新方法,不斷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提高教學技能。
參考文獻:
[1]滕守義.寓教于樂:一位中國爺爺成功育孫記[M].沈陽出版社,2009.
[2]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