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電工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3-12-14 17:42: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子電工心得體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剛開始時我并不清楚電子工藝實習到底要做些什么的,以為像以前的金工實習那樣這做做那做做。后來得知是自己做一臺收音機,而且做好的作品可以帶回去呢。聽起來真的很有趣,做起來應該也挺好玩的吧!就這樣,我抱著極大的興趣和玩的心態(tài)開始這次的實習旅途。

第一天并不是學制作,而是做一些基本工的練習,練習如何用電烙鐵去焊接元件。電烙鐵對我來說并不陌生,我以前在電子協(xié)會時用過很多,算得上會用但談不上是熟練那個,所以我也很認真地對待這練習的機會。焊接看起來很簡單但個中有很多技巧要講究的,在焊的過程中時間要把握準才行,多了少了都不行!練習時最好邊做邊想想老師教的動作技巧這樣學得比較快一點。

第二天的主要任務是了解收音機的大致原理。說真的,雖然自己是學電子專業(yè)的但對很多常用的電子元件還不認識呢。老師也知道我們常識少,所以從元件識別入手。這個老師講課很風趣,經(jīng)常讓我們引進不禁,這樣學習氣氛比起我們平時上專業(yè)課時好多了。老師講完原理后,我們就開始把每個元件照著圖紙插到pcb板上。

第三天,我們要把昨天插好的每個元件焊接上去。我的pcb板昨天已經(jīng)搞好一半多了,所以這天早上不久我就把它焊接完畢啦。我很高興,因為我是我們班第一個拿作品去給老師調試的。調試后發(fā)現(xiàn)我的制作有點小問題,但經(jīng)我細心檢查修改后最終成功了!聽著自己的制作發(fā)出的聲音心里甜甜的,因為這是我的勞動結晶!

篇2

一、觀看電子產品

制造技術錄像總結通過觀看電子產品制造技術錄像,我初步了解了PCB板的制作工藝以及表貼焊技術工藝流程:PCB版制作基本步驟:用軟件化電路圖,打印菲林紙,曝光電路板,顯影,腐蝕,打孔,連接跳線。制版布局要求整體美觀均衡,疏密有序,走線合理,防止相互干擾,盡量減少過線孔,減少并行線條密度等。表貼焊技術是目前最常用的焊接技術,其基本步驟:解凍、攪拌焊錫膏,焊膏印制,貼片,再流焊機焊接。通過觀看此次錄像,我初步了解了PCB板的制作方法以及表貼焊技術工藝流程,為以后的實踐操作打下了基礎。

二、無線電**廠實習體會

通過參觀無線電**廠我了解了該廠的歷史和該廠從衰落重新振作走向輝煌的曲折發(fā)展歷程,了解了該廠的主要產品:直接數(shù)字合成(DDS)信號源;頻標比對自動測試系統(tǒng);銣原子頻率標準和晶體頻率標準;數(shù)字式頻率特性測試儀;數(shù)字式毫伏表;交直流穩(wěn)定電源;通用智能計數(shù)器、頻率計數(shù)器、邏輯分析儀等。通過參觀一條龍的流水線作業(yè)方式生產線,知道了產品的生產流程,有了整體、全局的觀念,初步了解了如何使企業(yè)各部門協(xié)調發(fā)展更加順暢。

三、PCB制作工藝流程總結

PCB制作工藝流程:1用軟件畫電路圖2打印菲林紙3曝光電路板4顯影5腐蝕6打孔7連接跳線

在符合產品電氣以及機械結構要求的基礎上考慮整體美觀,在一個PCB板上,元件的布局要求要均衡,疏密有序。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問題:1.走線要有合理的走向,不得相互交融,防止相互干擾。最好的走向是按直線,避免環(huán)形走線。2.線條要盡量寬,盡量減少過線孔,減少并行的線條密度。

四、手工焊接實結

操作步驟:1、準備焊接:準備焊錫絲和烙鐵。2、加熱焊件:烙鐵接觸焊接點,使焊件均勻受熱。3、熔化焊料:當焊件加熱到能熔化焊料的溫度后將焊絲至于焊點,焊料開始熔化并濕潤焊點。4、移開焊錫:當熔化一定量的焊錫后將焊錫絲移開。5、移開烙鐵:當焊錫完全濕潤焊點后移開烙鐵。

操作要點:1、焊件表面處理:手工烙鐵焊接中遇到的焊件往往都需要進行表面清理工作,去除焊接面上的銹跡、油污、灰塵等影響焊接質量的雜質。手工操作中常用機械刮磨和酒精、丙酮來擦洗等簡單易行的方法。2、預焊:將要錫焊的元件引線的焊接部位預先用焊錫濕潤,是不可缺少的操作。3、不要用過量的焊劑:合適的焊接劑應該是松香水僅能浸濕的將要形成的焊點,不要讓松香水透過印刷版流到元件面或插孔里。使用松香焊錫時不需要再涂焊劑。4、保持烙鐵頭清潔:烙鐵頭表面氧化的一層黑色雜質形成隔熱層,使烙鐵頭失去加熱作用。要隨時再烙鐵架上蹭去雜質,或者用一塊濕布或使海綿隨時擦烙鐵頭。5、焊錫量要合適。6、焊件要固定。7、烙鐵撤離有講究:撤烙鐵頭時輕輕旋轉一下,可保持焊點適量的焊料。

操作體會:1、掌握好加熱時間,在保證焊料濕潤焊件的前提下時間越短越好。2、保持合適的溫度,保持熔鐵頭在合理的溫度范圍。一般經(jīng)驗是烙鐵頭溫度比焊料溫度高50攝氏度為宜。3、用烙鐵頭對焊點施力是有害的。

完成內容:用手工焊的方法完成了元器件的焊接,導線的焊接,立方體結構的焊接等,掌握了手工焊的基本操作方法。

五、表貼焊接技術實結

1、解凍、攪拌焊錫膏:從冷藏庫中取出錫膏解凍至少4小時恢復至室溫,然后進行攪拌。2、焊膏印刷機印制:定位精確,采用合適模版,刮刀角度35-65度涂焊膏,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3、貼片:鑷子拾取安放,手不能抖,元件輕放致電路板合適處。完成后檢查貼片數(shù)量及位置。4、再流焊機焊接:根據(jù)錫膏產品要求設置合適溫度曲線。5、檢查焊接質量及修補。

注意事項:

1、SMC和SMD不能用手拿。2、用鑷子夾持不可加到引線上。3、IC1088標記方向。4、貼片電容表面沒有標簽,要保證準確及時貼到指定位置。

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1、錫珠:看跟進焊盤、元件引腳和錫膏是否氧化,調整模板開口與焊盤精確對位,精確調整Z軸壓力,調整預熱區(qū)活化區(qū)溫度上升速度,檢查模板開口及輪廓是否清晰,必要時需更換模板。2、元件一端焊接在焊盤另一端則翹立(曼哈頓現(xiàn)象):元件均勻和合理設計焊盤兩端尺寸對稱,調整印刷參數(shù)和安放位置,采用焊劑量適中的焊劑,無材料采用無鉛的錫膏或含銀膏,增加印刷厚度。3、不相連的焊點接連在一起:更換或增加新錫膏,降低刮刀壓力,調整模板精確對位,調整Z軸壓力,調整回流溫度曲線,根據(jù)實際情況對鏈速和爐溫度進行調整。4、焊點錫少,焊錫量不足:增加模板厚度,增加印刷壓力,停機后再開機應檢查模板是否堵塞,選用可焊性較好之焊盤和元器件,增加回流時間。5、假焊:加強對PCB和元器件的篩選,保證焊接性能良好,調整回流焊溫度曲線,改變刮刀壓力和速度,保證良好的印刷效果,錫膏印刷后盡快貼片過回流焊。6、冷焊(焊點表面偏暗、粗糙,與北漢無沒有進行熔融):調整回流溫度曲線,依照供應商提供的曲線參考,再根據(jù)所生產之產品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換新錫膏,檢查設備是否正常,改正預熱條件。

六、收音機焊接裝配調試總結

安裝器件:1、安裝并焊接電位器RP,注意電位器與印刷版平齊。2、耳機插座XS。3、輕觸開關S1、S2,跨接線J1、J2。4、變容二極管V1(注意極性方向標記)。5、電感線圈L1-L4,L1用磁環(huán)電感,L2用色環(huán)電感,L3用8匝空心線圈,L4用5匝空心線圈。6、電解電容C18貼板裝。7、發(fā)光二極管V2,注意高度。8、焊接電源連接線J3、J4,注意正負連接顏色。

調試:1、所有元器件焊接完成后目視檢查。2、測總電流:檢查無誤后將電源線焊接到電池片上,電位器開關斷開的狀態(tài)下裝入電池,插入耳機,萬用表跨接在開關兩端側電流。3、搜索廣播電臺。4、調節(jié)收頻段。5、調靈敏度(由電路及元器件決定,一般不用調整)。新晨

總裝:1、臘封線圈:測試完后將適量泡沫塑料填入線圈L4,滴入適量臘使線圈固定。2、固定SMB,裝外殼。3、將SMB準確位置放入殼內。4、裝上中間螺釘。5、裝電位器旋扭。6、裝后蓋。7、裝卡子。

檢查:總裝完畢,裝入電池,插入耳機進行檢查,使:點源開關手感良好,音量正??烧{,收聽正常,表面無損傷。

七、音頻放大電路焊接與調試實結

音頻放大電路電路圖:該音頻功率放大器制作簡單,元件常見、易購買,容易組裝,智能化高。特別是使用方便。在此過程中,焊接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所以每個焊點都很仔細。還有在調試時,必須分步驟完成,否則很容易燒毀元件。

篇3

最近我們到吉太公司進行了一個星期的實習,時間過得真快,忙碌的一個星期就這么過去了。回想這一個星期,實習期間的快樂和苦澀仿佛就在昨天。

其實這回實習相比上次的金工實習可以算是輕松多了,主要這回學校是把實習時間提前了,所以天氣就沒暑假那么恐怖了。第一天上午由張老師給我們上理論課,在老師聲情并茂的講解和生動的舉例說明下,我對低壓配電有了初步的認識。我知道了變、配電所的任務就是接受電能、分配電能和變換電能,同時對下一級負荷出現(xiàn)的事故及意外情況具有保護作用。

如下一級負荷出現(xiàn)短路或過載,該級變、配電所會迅速動作,切斷對下一級負荷的供電。常用于一半小型車間或工段的車間配電房就擔負著對該車間或工段動力及照明設備的配電盒保護作用。到了下午,張老師就給我們分配任務了:設計并裝配一個車間配電柜的模型,從低壓電網(wǎng)中接受電能并分配給具體的用電設備,且具有簡單的短路、過載及欠壓保護。老師還告訴我們評分的標準是線路的正確性和安裝的工藝性。

開工前看著前面一組完成的作品,大家都覺得兩天的工作時間會比較寬裕,我也暗自下決心要比前面一組做個更好。但是事實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簡單。第一次看到這么粗這么硬的電線,而我們還要把這些電線用手拗得有棱有角的,所以一個下午下來同學們一個個都在叫手疼了,我現(xiàn)在還能感受到那次工作后留下的老繭。最后由于我太過注重工藝導致我沒能在規(guī)定時間里完成電路,大概又加班了一個小時,不過因為我電路良好的工藝,最終還是拿到了一個不錯的成績。

接下來就是這次實習的第二部分——電子實習。還是像電工實習那樣,先由一位老師給我們介紹的電子實習的相關知識。下午就是實戰(zhàn)了,這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從一開始就趕在了大家的前面,剪線都是好幾根一起來,所以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畢竟以前都沒有接觸過電焊,所以一開始動作還是有點笨拙,不過焊多了就熟練了,還是滿有趣的一次經(jīng)歷。

最后一天就是要靠前一天練就的技術來完成了,在電路板上焊一個汽車倒車警示電路。這個工作最大的難度就是要在電路板上設計一個正確合理的電路,焊接反而只是用了很少的時間。但是焊接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這次,線路怎么檢查都是正確的,卻不能達到最終的效果,估計就是焊接出了問題,而焊接問題是很難檢查出來的,最后我也只能無果而終了。

由此我了一個教訓,在焊接的時候一定要保證焊接的成功率,否則會給檢查工作帶來很多難以預測的麻煩。

電工工藝實習心得體會【二】

此次實習的時間雖然不長,僅是一周的時間,但卻讓我收獲良多。它使我變得更加細心、耐心,同時也讓我懂了如何去看電路板以及上面的零件。以前,我也看過一些電器的電路板,可那時根本就不知道哪個零件是什么,更不知道零件的一些參數(shù)。通過老師的講解,我知道了電阻的大小是怎么從電阻這個元件上得出的,電阻上面的圓圈顏色就代表數(shù)字,棕紅橙黃綠蘭紫灰白黑分別代表著1、2、3、4、5、6、7、8、9、0。經(jīng)過這次實習后,我雖然不能說是對電路板以及上面的零件非常了解,但至少對它們是有了一定的了解。

電工實習是一門教我們電子線路設計與制作的基本技能的課程,老師的諄諄教導,同學的融洽合作,以及這門課程自身所散發(fā)出的強大的實踐性與趣味性一下子就深深的吸引住了我。第一顆圓滑漂亮的焊點,第一張自行設計的PCB版圖,以及生平第一次作出了可以用于日常生活的收音機,好奇,興奮,強烈的成就感,真的不知道該用什么來形容了。雖然說電工實習一搞就是一天,辛苦那是必然的,可是正所謂樂在其中,每一次的實習都像在玩游戲一樣極具有挑戰(zhàn)性,再苦也是值得的。

第一天并不是學制作,而是做一些基本工的練習,練習如何用電烙鐵去焊接元件。電烙鐵對我來說并不陌生,我以前經(jīng)常看到過,但自己卻并沒有使用過。因此,我也很認真地對待這次機會,我要好好地認識一下它,同時也要學會盡可能熟練地操控它。焊接看起來很簡單但個中有很多技巧要講究的,在焊的過程中時間要把握準才行,錫多了少了都不行!練習過程中,我每焊一下就思考一下,想想自己有哪些操作上的失誤,同時我也主動跟身邊的同學交流焊接心得,從而使我們都能盡快掌握焊錫。

第二天上午的主要任務是了解收音機的大致原理。老師在給我們講解收音機原理的后,又給我們講了如何識別元件。老師講解完畢后,我們就開始把每個元件照著工位圖插到PCB板上。最后把插好的元件PCB板拿給老師檢查,確認無誤后就開始把插好的每個元件焊接上去。

第三天是比較重要的一天,我們要把收音機的最核心部分,如同人的大腦,芯片焊接到PCB板上。老師邊為我們示范邊講解著焊芯片的技巧“托字訣”,通過老師的講解示范和自己的實踐后,我發(fā)現(xiàn),焊接芯片時必須要做到膽大心細。在焊接完畢后,下午開始就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拿給老師調試。

因為我是最早去實驗室的且調試時也沒什么問題,所以我的作品調試通過后就被老師留下幫老師給其他調試。這一坐下,調試時間就是三個小時,干得我很累。因為身體一大堆同學在擠,我只坐了一半都不到的椅子,所以三個小時下來我是腰酸背疼的。不過在此過程中,我針對同學們的作品的問題向老師請教,因此我也是苦樂相容,受益匪淺。

第四天上午和第五天上午的任務是把收音機的外殼裝上去。相對前面的來說,雖然裝外殼比較簡單,但是我還是越到了一些問題。我裝好后,裝上電池后卻沒聲音,自己檢查了很多遍后還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最終只能向老師請教。

老師檢查了我的焊接是否有問題,檢查了很久還是沒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在調試儀器上有聲音,而收音機揚聲器卻發(fā)不出一丁點聲音。老師以為是揚聲器后問題,就讓我換一個揚聲器,可還是不行。最后老師幫我檢查PCB板,才發(fā)現(xiàn)是PCB板本身就有問題,有一個應該通路地方是斷路的。雖說越到了問題,但我卻懂得了如何處理這個問題,這反而使我得到了一份額外的收獲。

第五天老師教我們寫實習報告的細則及注意事項。這樣一個星期的實習就結束了,時間過得真快,真有點不舍得的感覺。

總而言之,我們的實踐能力還很欠缺,尤其表現(xiàn)在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的素質。雖然自身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我也收獲了很多。第一,通過實踐真正覺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了有點存在的小成就感;第二,通過電工實習,加強了我們的動手實踐能力。作為信息時代的大學生基本的動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創(chuàng)造的基礎和必要條件。第三,這次師兄使我對電子工藝的理論有了初步的系統(tǒng)了解。我們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與電路元件的技巧、收音機的工作原理與組成元件的作用等。

電工工藝實習心得體會【三】

在為期兩周的實習中,當遇到實際問題時,只要認真思考,對就是思考,用所學的知識,再一步步探索,是完全可以解決遇到的一般問題的。

本次實習的目的主要是使我們對電子元件及電路板制作工藝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對電子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做進一步的理解;培養(yǎng)和鍛煉我們的實際動手能力,使我們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充分地結合,作到不僅具有專業(yè)知識,而且還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能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高素質人才,為以后的順利就業(yè)作好準備。

而這一次的實習正如老師所講,沒有多少東西要我們去想,更多的是要我們去做,好多東西看起來十分簡單,一看電路圖都懂,但沒有親自去做它,你就不會懂理論與實踐是有很大區(qū)別的,看一個東西簡單,但它在實際操作中就是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有些東西也與你的想象不一樣,我們這次的實驗就是要我們跨過這道實際和理論之間的鴻溝。不過,通過這個實驗我們也發(fā)現(xiàn)有些事看似實易,在以前我是不敢想象自己可以獨立一些計時器,不過,這次實驗給了我這樣的機會,現(xiàn)在我可以獨立的做出。

通過一個星期的學習,我覺得自己在以下幾個方面與有收獲:

在電子電工知識方面

1.熟悉手工焊錫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維護與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電烙鐵的焊接技術,能夠獨立的完成簡單電子產品的安裝與焊接。熟悉電子產品的安裝工藝的生產流程。

3.熟悉常用電子器件的類別、型號、規(guī)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圍,能查閱有關的電子器件圖書。

4.能夠正確識別和選用常用的電子器件,并且能夠熟練使用普通萬用表。.了解電子產品的焊接、調試與維修方法。

在電工方面我掌握了常用的電工工具,如鋼絲鉗、尖嘴鉗、螺絲刀、萬用表、電烙鐵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在電子方面,熟悉了常用電子器件類別,如電容、電阻、二極管等型號、規(guī)格、性能、使用范圍及基本測試方法。在理論知識方面,系統(tǒng)地學習了:

①元器件的焊接技術

②元器件基本知識和測試

③萬用表的使用。

在實習過程中自己的一些思考

實習過程中我學到的不僅僅只是上述電子電工方面的知識,更重要的以下幾個方面自己的一些思考與收獲

實習對自己的動手能力是個很大的鍛煉。實踐出真知,縱觀古今,所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無一不是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的。沒有足夠的動手能力,就奢談在未來的科研尤其是實驗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實習中,我鍛煉了自己動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次的表貼電路的焊接。培養(yǎng)和鍛煉我的實際動手能力,使我成為理論知識與實踐充分地結合,而且還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能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高素質人才,為以后的順利就業(yè)作好準備。

實習,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實踐的重要性,通過實習我更加體會到了“學以致用”這句話的道理,終于體會到“實習前的自大,實習時的迷惘,實習后的感思”這句話的含義了,有感思就有收獲,有感思就有提高。

總之,實習培養(yǎng)了我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獨立工作的能力其中感觸最深的便是實踐聯(lián)系理論的重要性。在此我很感謝老師的細心指導,從她那里我學會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教我怎樣把理論與實際操作更好的聯(lián)系起來和許多做人的道理。

這些東西無論是在以后的工作還是生活中都會對我起到很大的幫助,短暫的實習結束了,但卻給我以后的道路指出一條明路,那就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出現(xiàn)錯誤,一定要認真的冷靜的去檢查分析錯誤,思考著做事,態(tài)度端正,必能事半功倍。

電工工藝實習心得體會【四】

交流接觸器廣泛用作電力的開斷和控制電路。它利用主接點來開閉電路,用輔助接點來執(zhí)行控制指令。主接點一般只有常開接點,而輔助接點具有兩對常開和常閉功能的接點,小型的接觸器也經(jīng)常作為中間繼電器配合主電路使用。

交流接觸器的接點,由銀鎢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耐高溫燒蝕性。它的動作動力于交流電磁鐵,電磁鐵由兩個“山”字形的幼硅鋼片疊成,其中一個固定,在上面套上線圈,工作電壓有多種供選擇。為了使磁力穩(wěn)定,鐵芯的吸合面,加上短路環(huán)。交流接觸器在失電后,依靠彈簧復位。另一半是活動鐵芯,構造和固定鐵芯一樣,用以帶動主接點和輔助接點的開斷。

對中間繼電器的認識

中間繼電器是一種特殊的接觸器(即開關)。它上面是常閉觸點,下面是常開觸點,當線圈通電后,利用電磁力使上面常閉觸點分開,下面常開觸點閉合。它用于在控制電路中傳遞中間信號。

中間繼電器的結構和原理與交流接觸器基本相同,與接觸器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接觸器的主觸頭可以通過大電流,而中間繼電器的觸頭只能通過小電流。所以,它只能用于控制電路中。

篇4

關鍵詞:項目教學;電子產品裝配;實訓一、項目教學法在電子產品裝配實訓中的意義電子產品裝配實訓課是在電子專業(yè)類課程中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主要介紹電子元器件的識別與檢測,常用電子工具的使用,掌握手工焊接的技巧和簡單電子電路工藝識圖方法等。此課程相對于電子專業(yè)的一些基礎理論課來說,學生動手機會多,興趣也大,而教師面對的更多是如何讓學生了解裝配的流程,遇到問題如何去解決;如何讓學生在整個產品過程中始終保持高度的積極性,而不是一遇到困難就放棄;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高低,能力強的學生很快完成任務后就無所事事,加重了課堂教學紀律管理的難度,而差一點的學生看到別人做完了,心急之下就想放棄不做,導致教學任務無法順利完成;在每次完成實訓后實驗臺上工具的整理、齊備等管理問題。因此,筆者在教學中引入項目教學法后,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教學法由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變?yōu)橐浴绊椖俊睘橹行?,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把一個項目分解成若干個小的項目,然后圍繞小項目一個個去完成,每完成一個小項目就體會一次成就感,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持續(xù)到完成整個項目,即完成一個作品,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達到“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的效果。

二、項目教學法在電子產品裝配教學中的實施在引入項目教學法之前,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學,讓全體學生對電子裝配有個大致的了解,彌補教材知識的不足。引導教學包括以下幾種方法:(1)從網(wǎng)上下載電子產品制造工藝教學影片讓學生觀看,影片中有關于認識各種電子元器件、電路板的裝配和焊接、印刷電路板制作技術、現(xiàn)代電子產品制作過程,讓學生對電子產品裝配的流程有個感性的認識。(2)實物展示,將往屆學生的優(yōu)秀品作為展品,讓學生參觀學習,激發(fā)學生想自己動手去做想法。

(一)確定項目任務

確定開展項目教學的任務,主要由教師來完成。項目的選擇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jù),可沖破教材的束縛。筆者在選擇項目時,與同專業(yè)的教師交流意見后,根據(jù)我校電子基本技能的教學目標、學生的興趣和教學設備,在第二學期設計了四個大項目:觸摸感應開關實驗套件組裝、ADS-918卡通型FM收音機實驗套件組裝、音樂門鈴套件組裝、ADS-288迷你小音箱功放實驗教學套件組裝作為本學期的學習任務。在這里選取觸摸感應開關實驗套件組裝為例,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過程見表1。

(二)學生分組討論項目

教師先把觸摸感應開關的產品效果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先了解此產品的功能和用途,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項目活動中來。接著采用分組教學模式,即讓學生拿到套件清點元件,對照原理圖(附圖1)和實物,根據(jù)所掌握的知識以分組形式進行討論如何操作,列出操作流程,制定出最佳的項目方案。本項目特別要注意可控硅Q1的測量和特性。分組可先自由組合,教師再根據(jù)好、中、差來適當調整,做到優(yōu)劣互補。一般以4~5人為一組,確立一個項目組長,組內每個成員均要完成一個獨立的項目作品。組員間要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每位學生都完成任務才算小組完成任務,一位同學有疑問大家共同解決,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教師讓學生自主學習,不急于對學生制定的項目執(zhí)行計劃給出評價,而是讓小組代表分別介紹本組的項目計劃,應用到的知識、工作原理和提出本組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教師作適時引導,學習氛圍較輕松愉快。對于各組都會遇到的疑問或錯誤,教師綜合來講解,如果是個別學生的疑問,則鼓勵其在組內解決,讓學生教學生,這樣效果來得更佳。通過組內的學習討論,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相互協(xié)作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圖1觸摸感應開關的原理圖

(三)項目的實施

實施開展項目教學的所有器材由學校統(tǒng)一提供,學生實施項目在電子電工實驗室完成。學生打開實驗套件,利用萬用表粗略地測量一下各元件的參數(shù),檢查元件有沒有出錯,然后對照電路圖進行插件,可讓學生熟識各種元件。從插件、焊接,開始安裝到調試,很多問題會在此過程中出現(xiàn),如有些元件放錯位置(三極管和可控硅的位置),有些元件的腳位接錯(三極管的B、C、E極接錯),有些元件的極性接反(二極管或電解電容),有些焊接導致短路或斷路,有些出現(xiàn)虛焊、假焊,焊點不夠完美或產品不能很好地按要求實現(xiàn)功能等。教師了解各小組的進度和存在難題,對學生進行及時恰當?shù)闹笇?,和學生一起檢查電路,一起分析問題和研究解決的方法,要多些鼓勵,有時電路出現(xiàn)問題時,檢查研究的過程可以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讓他們增強信心,不輕言放棄。

(四)項目評價

開展項目教學的評估電路制作完成后,一定要及時地交流、展示和評價。先由學生介紹自己項目產品的實際應用,制作效果,分享自己學會的知識和技能,自己在制作過程中的心得體會。通過總結,學生可學習別的小組的經(jīng)驗,學會自我反思,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不斷地提高自己。然后小組之間進行自評、互評、教師檢查評分,并推薦優(yōu)秀產品進行全班展示。最后教師要善于總結,指出每個小組在制作過程中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總結學生成功的經(jīng)驗和失敗的原因,引導學生學習他人的長處,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總結評估中得到提高。

評價不再只是簡單的“好”、“差”之分,而是更注重于過程與學習態(tài)度。觸摸感應開關實驗套件組裝項目評價表如下。

三、項目教學法實施的效果與反思

項目教學法在課堂中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實施任務,是一個人人都參與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學生積極地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實踐中又強化了理論知識。當親手制作出真實的產品出來時,學生感受到他們學有所用,實現(xiàn)了自己學習的價值,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高度學習積極性才能貫穿于整個項目過程中。

項目教學法在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項目任務,學生相互交流討論,遇到困難時小組共同完成,整組完成任務才算真正的完成任務,這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加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強化了學生的溝通合作、創(chuàng)新思考、協(xié)調互助、待人接物的能力。

項目教學法的實施,對任課老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完成一個涉及所有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教學項目,必須在備課時先做好大量的知識和材料的準備,以應對學生的各種未知問題,應具備項目規(guī)劃、管理和評價的能力。因此教師必須不斷加強學習,這樣才能對學生的能力提高起到促進的作用。 四、結束語

實踐證明,項目教學法是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其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起指導監(jiān)督作用,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確實提高了學生專業(yè)綜合素質,同時也促使教師把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積極探索新穎有效的教學方式,不斷地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東莞市信息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蔣慶榮.以項目教學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6(32).

[2]武海華.在職校專業(yè)教學中推行項目教學法[J].電化教育,2006(2).